[实用新型]一种核心筒板筋保护预埋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32041.5 | 申请日: | 2015-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4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余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4G21/30 | 分类号: | E04G21/3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方惠春 |
| 地址: | 338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心 筒板筋 保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预埋结构,具体是一种核心筒板筋保护预埋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超高层建筑多选用钢结构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的结构形式,该结构形式的核心筒与外框架立体交叉施工,先进行竖向核心筒的施工,再进行水平向板的施工。而为了不影响竖向结构顶模施工,水平结构预留的板筋弯曲到核心筒墙体内,与墙体混凝土同时进行浇筑,后期水平结构施工时再将预留的板筋剔出。
采用此方法进行核心筒板筋的预留虽然有效解决了水平筋影响顶模爬升的问题,但是,此种方法需要将预留的板筋剔凿出来后并加以后续处理,以确保板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施工过程较为复杂。
为此,施工技术人员推出了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4676911U)所述的核心筒板筋保护预埋结构,该装置虽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该装置存在板筋安装孔易损坏的现象,板筋安装孔内进入的混凝土量较多,给后续清理增加难度,且板筋在弯折时容易摆动,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心筒板筋保护预埋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核心筒板筋保护预埋结构,包括线槽盖和线槽,所述线槽的第一侧面内侧沿线槽的长度方向设有导向凹槽,导向凹槽上导通设有多个板筋安装孔,板筋安装孔的外圈于线槽上配合设有加固环,所述线槽的第二侧面安装有一可拆卸的线槽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线槽是由铝合金板加工而成的四面闭合的空心箱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凹槽设有两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凹槽的截面为半圆形结构,且导向凹槽的直径与板筋安装孔的直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固环采用高锰钢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对线槽材质和结构作了改进,通过加固环可对线槽进行保护,避免板筋弯折时损坏板筋安装孔,且可以减少混凝土进入到板筋安装孔内的量,降低后续的清理难度,通过导向凹槽对板筋进行弯折时的导向,避免摆动,降低板筋的弯折难度,以此来提高核心筒浇筑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板筋穿过板筋安装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中:1-线槽盖,2-线槽,21-导向凹槽,22-板筋安装孔,23-加固环,3-板筋,4-剪力墙板筋,5-竖向结构,6-水平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核心筒板筋保护预埋结构,包括线槽盖1和线槽2,所述线槽2是由PVC板加工而成的四面闭合的空心箱体,所述线槽2的第一侧面内侧沿线槽2的长度方向设有导向凹槽21,导向凹槽21设有两条,导向凹槽21上导通设有多个板筋安装孔22,所述导向凹槽21的截面为半圆形结构,导向凹槽21的直径与板筋安装孔22的直径相同,板筋安装孔22可根据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的板筋直径大小、预埋板筋3间距、板厚等因素设置,所述板筋安装孔22的外圈于线槽2上配合设有加固环23,加固环23采用高锰钢材料制成,通过加固环23对板筋安装孔22进行保护,避免板筋安装孔22撕裂,同时可以减少混凝土进入到板筋安装孔22的量,降低后续的清理难度,所述线槽2的第二侧面安装有一可拆卸的线槽盖1。
如图3,所述线槽2沿核心筒的长度方向预埋于核心筒的竖向结构5内,将线槽2设置于未浇筑的竖向结构5上,且线槽2的开口朝向水平结构6,未浇筑的竖向结构5内穿设有多根剪力墙板筋4,板筋3的预埋段水平固接于剪力墙板筋4上,板筋3突出于板筋安装孔22的部分沿线槽2的长度方向进行弯折,通过加固环23对线槽2进行保护,通过导向凹槽21对板筋3进行弯折时的导向,避免摆动,降低板筋3的弯折难度,后盖上线槽盖1,以此形成类似盒体结构,对板筋3形成保护;待竖向结构5浇筑完成后,拆除线槽盖1和线槽2,将板筋3拉直,进而与核心筒的水平结构6连接,连接后,再用混凝土浇筑水平结构6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余学院,未经新余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20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