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1208.6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5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焦志刚;季春华;顾怡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何艳;王晓霞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保护 开关 电器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是一种采用了模块化单一结构的多功能电器,其将断路器、接触器、热继电器及隔离器的功能融为一体,具有功能集成化、模块化,并且体积小、安装使用简单方便等优点,是电工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产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市场上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普遍采用保护与起、停控制为同一控制电源的电路。该电源电路包含两种功能,第一,为保护电路供电;第二,起、停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该设计的不足之处在于,当出现故障时,停止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保护电路失电,无法持续输出故障报警信号。
由于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采用保护与起、停控制为同一控制电源电路,起、停信号与控制电源电压相同,如为交流AC230V,但是在一些电机控制中心等自动控制场合采用PLC触点控制,由于部分PLC触点电压等级是DC24V,造成无法直接控制现有的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为实现控制,需要外部增加适配器完成起、停控制,增加了安装体积及成本。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的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结构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控制电路,采用供电电源与控制信号分离的结构,控制信号不受供电电源共线的限制,可实现现场控制或远程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转换电路、控制转换电路、微处理器、电磁铁控制电路、电磁铁、脱扣控制电路、脱扣器、电流互感器以及人机交互装置,供电电源接入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电源转换电路为上述其他各电路供电,控制信号接入所述的控制转换电路,所述的微处理器分别与控制转换电路、电流互感器、电磁铁控制电路、脱扣控制电路以及人机交互装置连接,所述的电磁铁控制电路与电磁铁连接,所述的脱扣控制电路与脱扣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报警输出电路,所述的报警输出电路包括三极管Q1和继电器KA1,所述的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的微处理器,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直流电源VCC,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继电器KA1线圈的一端,继电器KA1线圈的另一端接地,继电器KA1的触点为报警输出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接入所述的控制转换电路的控制信号为交流信号、直流信号或触点信号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控制信号与供电电源分离设置,当检测到线路或电机发生故障时,可长期输出过载、短路等故障信号,便于用户快速及时地查找故障原因、排除故障;解除了控制信号和供电电源共线的制约,控制方式灵活,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动作控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动作控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动作控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动作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人将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未经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12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容器保护测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短路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