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餐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0262.9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6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波 |
主分类号: | A47J39/02 | 分类号: | A47J39/02;A47G2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谭昉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餐炉。
背景技术
CN204245837公开了一种自助餐炉,炉箱由塑料制成,炉箱底部设有开孔,发热体嵌入开孔处,利用发热体直接加热炉箱内的水。这种餐炉只有发热体作为加热及传热的部件,导热面略小,加热效率略为不足。更重要的是因为炉箱开设了开孔,需要做开孔与发热体之间的密封,密封的好坏直接关系着餐炉的寿命,而且餐炉长期使用后,密封容易因老化而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餐炉。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餐炉,包括发热器、控制器以及由金属材质制成的炉箱,所述炉箱的底壁上一体成型有向炉箱内腔凸起的凸台,所述发热器连接在凸台底端面上,所述发热器电性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有液晶控制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台为圆形凸台,所述发热器为与凸台适配的圆形发热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炉箱底端接有底座,所述控制器设置在底座内,所述液晶控制面板嵌装在底座的外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晶控制面板的表面与底座外端面平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内设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感应部位连接炉箱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炉箱的上方开口处设有外翻边,所述外翻边的边缘设有凸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炉箱的两端对称设有提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炉箱底壁设有凸台,发热器连接在凸台底端面,利用发热器与凸台之间的热传递加热炉箱内的流体,由于凸台是与炉箱一体成型的,无需做密封,也避免了密封损坏带来影响餐炉寿命的问题;另外连接在凸台底端面的发热器可以节省炉箱下方的空间,减小餐炉的占用空间;进一步,炉箱由金属材质制成,其导热面积较大,加热效率也更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餐炉,包括发热器1、控制器以及由金属材质制成的炉箱2。炉箱2上端开口,内部形成容纳食物的内腔。在炉箱2的底壁上一体成型有向炉箱内腔凸起的凸台3,所述的一体成型即指凸台3与炉箱底壁为无缝连接,一般是在成型过程中直接形成,而非通过外部连接的方式所形成。所述的发热器1连接在凸台3底端面上,比如是通过焊接的方式直接与凸台3的底端面连接,如此即可以通过凸台3的导热作用对炉箱2内的食物进行加热。
实施例中,发热器1电性连接控制器(控制器并未图示),控制器电性连接有液晶控制面板4,该液晶控制面板4主要是控制加热的温度,通过使用“+”或者“-”按钮来调控加热器的发热量。
本实施例的餐炉,由于凸台3是与炉箱2一体成型的,相对于CN204245837的自助餐炉来说无需做密封,也避免了密封损坏带来影响餐炉寿命的问题;另外连接在凸台3底端面的发热器1可以节省炉箱2下方的空间,减小餐炉的占用空间;进一步,炉箱2由金属材质制成,其导热面积较大,加热效率也更高。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凸台3为圆形凸台,发热器1为与凸台3适配的圆形发热盘。如图2所示,圆形发热盘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凸台3所形成的腔体内,可以节省炉箱2底部的空间,进一步在并未图示的实施例中,圆形发热盘可以整体处于凸台3所形成的腔体内。
实施例中,炉箱2底端接有底座5,控制器设置在底座5内,液晶控制面板4嵌装在底座5的外壁上,方便了用户直接操作液晶控制面板4。
进一步,液晶控制面板4的表面与底座5外端面平齐,不仅使得底座5更加美观,也不易积尘、积水,而且炉箱2也可以挡住液晶控制面板4,对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底座5内设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6的感应部位连接炉箱壁,温度传感器6可以感应炉箱2的温度,譬如说,当加热温度达到设定值时自动切断发热器1的供电,起到自动调节的目的。
进一步,炉箱2的上方开口处设有外翻边21,外翻边21的边缘设有凸缘22,该处的凸缘22防止蒸汽积水流出餐炉外部。
进一步,炉箱2的两端对称设有提手23,用于日常的搬抬。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波,未经李晓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02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