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按钮组件及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30232.8 | 申请日: | 2015-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7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13/14 | 分类号: | H01H13/14;H01H13/26 |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林永协 |
| 地址: | 519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按钮 组件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终端以及这种终端使用的按钮组件。
背景技术
现在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大多为可移动的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音乐播放器等,这些终端大多在壳体上设有按钮,如控制音量增大或减小的音量按钮、控制锁屏或者点亮屏幕的电源按钮等。这些按钮大多安装在壳体的侧壁上,按钮的按压部位于壳体的侧壁外侧,使用者可以按下按压部,使按钮向壳体方向运动,从而发出控制指令。
终端的壳体侧壁上设有一个安装孔,按钮安装在安装孔内,且按压部位于安装孔的外侧。在终端的壳体内往往设有微动开关,且微动开关与按钮邻接,当按钮被按下时,微动开关被按钮触动,从而向终端的处理器发出信号。
现在的按钮组装到终端的壳体时,通常是将按钮从壳体的内侧向壳体的外侧安装到安装孔内,为了确保按钮不会从壳体上脱落,按钮需要设置裙边作为限位部,裙边与按压部连接,在壳体侧壁的投影上,裙边位于按压部的外侧,从而防止按钮从安装孔上脱落。
为了确保按钮不易松脱和脱落,裙边的厚度需要设计得较大,但是,裙边的厚度过大会要求终端内设有足够的安装空间,这就导致终端的体积较大,不利于终端的小型化,与现在终端的发展趋势相悖。此外,若在较薄的终端上使用体积较大的按钮,按钮则占用过大的空间,不利于终端内其他元器件的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后占用终端空间较小的按钮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按钮组件体积较小的终端。
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钮组件包括按钮及按钮支架,按钮包括按压部及与按压部相连的延伸部,按钮支架包括支撑部及与支撑部相连用以固定按钮支架的弹性部,当按钮及按钮支架安装到基体上后,支撑部遮挡延伸部以阻止按钮从基体脱落。
由上述方案可见,按钮外安装有一个支架,通过支撑部将按钮的延伸部阻挡以避免按钮从基体上脱落,这样按钮可以从基体的外侧向基体的内侧安装,按钮可以设置成体积较小、厚度较小的形状,减小按钮占用终端内壁的空间,终端的体积可以做得更小。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延伸部包括与按压部相连接的连接臂以及与连接臂相连接的悬臂,悬臂的中部设有定位凸块,定位凸块的长度小于悬臂的长度。
由此可见,通过连接臂来连接悬臂与按压部,这样按钮可以从基体外侧向内侧安装,且按钮安装到基体内后,将支架安装在按钮的悬臂外,支撑部可以阻挡悬臂向基体外侧移动,避免按钮从基体上脱落。并且通过定位凸块的定位作用,确保按钮精确地安装到基体上。
进一步的方案是,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片及第二支撑片,第一支撑片与第二支撑片之间形成第一卡口,弹性部包括第一弹片及第二弹片,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之间形成第二卡口,当按钮支架安装到按钮上时,连接臂穿过第一卡口,第一弹片及第二弹片卡固在悬臂上,定位凸块位于第二卡口中且定位凸块的两侧外边缘与第二卡口的两侧内边缘过盈配合。
可见,通过第一卡扣与连接臂的配合、第二卡扣与定位凸块的配合可以将按钮支架牢固地安装在按钮上,也避免按钮从基体上脱落。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连接臂包括第一连接臂及第二连接臂,悬臂第一悬臂及第二悬臂,第一连接臂与第一悬臂相连接,第二连接臂与第二悬臂相连接。
可见,在按钮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两个悬臂以及两个连接臂,在按钮较长的情况下满足防止按钮脱落的要求。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弹性部包括第三弹片及第四弹片,在支撑部上位于第三弹片及第四弹片之间的部位还设有定位片,三弹片及第四弹片相对于定位片对称设置。
由此可见,在按钮设置两个悬臂的情况下在按钮支架上对应地设置两块弹片,两块弹片分别对应两个悬臂,从而为按钮提供均衡的弹性恢复力。
为实现上述的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终端具有壳体,壳体的侧壁内侧设有腔体,侧壁上设有按钮组件,按钮组件包括按钮及按钮支架,按钮支架安装在腔体内,其中,按钮包括按压部及与按压部相连的延伸部,按钮支架包括支撑部及与支撑部相连用以固定按钮支架的弹性部,当按钮及按钮支架安装到壳体上后,支撑部抵接在腔体的第一壁上,且支撑部遮挡延伸部以阻止按钮从壳体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02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键帽结构
- 下一篇:带荧光指示灯的电器开关的装配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