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口腔影像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30080.1 | 申请日: | 2015-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6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伟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A61B1/04;A61B1/2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强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腔 影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腔影像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从传统的光学口腔影像逐渐过渡到了采用多媒体技术的口腔影像系统。口腔内窥镜作为其应用之一,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传统的口腔窥镜技都是通过以感光芯片作为基本原理的CCD和CMOSsensor配置上微距镜头,转成模拟图像信号或数字图像信息,通过电缆传到定格器处理后,最后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口腔内窥镜都是基于手柄加定格器的模式,虽然也有支持无线的视频传输,但也是在定格器端加个无线发射器,在显示器端通过接收器显示。另一方面无论是否基于多媒体技术的还是纯光学的,都是单方面通过影像来观察口腔,最多加上了定格和拍照功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仅仅只能作为一个医患沟通的工具而已。并不能很好纳入医学诊断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口腔影像系统,其结构简单,视频高清,与门诊系统对接,让医患更好的进行沟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口腔影像系统,包括电缆、显示器和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手柄观察器,所述单手柄观察器输出端通过电缆与显示器连接,所述单手柄观察器通过网络与终端进行通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单手柄观察器包括镜头和多媒体处理芯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多媒体处理芯片包括图像接收单元、视频处理单元、人机接口、显示接口和终端信息接口,所述显示接口输出端通过电缆与所述显示器连接,所述人机接口输入端与视频处理单元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终端信息接口和显示接口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镜头采用感光芯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感光芯片为CCD或者CMOS传感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接收单元支持CMOSsensor和CCD数据输出格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人机接口包括按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显示接口支持HDMI、CVBS、VGA和YPBPR图像输出格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终端信息接口采用USB转WIFI或者SDIO转WIFI或者UART转WIFI或内嵌WIFI。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终端是门诊处理系统PC。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实用新型一种口腔影像系统,摒弃了传统的定格器的累赘,直接通过手柄实现定格拍照等功能。拍照后,可以自动直接通过无线形式将拍的照片,发送到患者的门诊档案中,避免了原有的存储到卡上或定格器上,随时照片等增多,无法和患者一一对应起来,采用单手柄观察器简化了接线及应用的复杂性,采用有线的形式将高清视频直接输出到诊疗台的显示器,让医患更好的进行沟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画面切换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口腔影像系统,包括单手柄观察器、电缆、显示器和终端,所述单手柄观察器输出端通过电缆与显示器连接,所述单手柄观察器通过网络与终端进行通信。终端可以应用在医院住院部门、门诊等地方,也可以是服务器。本实施例所述终端采用的是门诊处理系统PC。
单手柄观察器包括镜头和多媒体处理芯片。所述镜头采用感光芯片,所述感光芯片可以为CCD或者CMOS传感器。感光芯片上面有专门针对微距的三层滤光的玻璃镜头,该镜头尺寸如下:视场80度,景深8~20mm,焦距4.5mm,光圈6.0。
所述多媒体处理芯片包括图像接收单元,视频处理单元,人机接口、显示接口和门诊信息接口,所述显示接口输出端通过电缆与所述显示器连接,所述人机接口输出端依次与所述门诊信息接口、门诊处理系统PC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伟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伟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00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禁内部呼叫转移系统
- 下一篇:一种教学红外发射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