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钢绞线用穴模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9821.4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4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孙威;魏海涛;崔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力胜通预应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5/04 | 分类号: | E04G15/04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纳 |
地址: | 300400 天津市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钢绞线用穴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应力工程施工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一种预应力钢绞线用穴模。
背景技术
目前,在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预应力钢绞线施工中现浇梁、板顶面张拉端穴模通常采用泡沫穴模、木模板、塑料模板等等。
现有的预应力钢绞线穿射用穴模存在结构单一,不能满足施工需求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预应力钢绞线用穴模,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用穴模,包括穴模套管、封盖在穴模套管上方的顶板以及位于穴模套管下方并嵌套在穴模套管内的穴模基座,所述顶板中心开有上通孔;所述穴模基座由一套接管和固设在所述套接管一端的限位底座构成;所述限位底座包括一圆形底板和固设在所述圆形底板外围的锥形倒刺,圆形底板中心开有下通孔,所述套接管外径与所述穴模套管内径相同,并与所述穴模套管的下方嵌套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板上固设有的半环形把手。
优选的,所述顶板上在所述上通孔的外围设有一半环形凹槽,凹槽内设有一与所述凹槽匹配的半环形把手,所述半环形把手的两端通过转动连接销固定在所述半环形凹槽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预应力钢绞线用穴模具有以下优势:
采用分体式的穴模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更方便,在需要拔出重复使用时由于下方的穴模基座与混凝土的握裹力较强使得拔出更省力;且拔出后穴模基座留在混凝土墙体内可以保证穿过的钢绞线更加稳定,不易松动;结构更合理,回收再利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预应力钢绞线用穴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用穴模,如图1所示,包括穴模套管1、封盖在穴模套管上方的顶板2以及位于穴模套管下方并嵌套在穴模套管内的穴模基座3,所述顶板中心开有上通孔21;所述穴模基座3由一套接管32和固设在所述套接管32一端的限位底座31构成;所述限位底座31包括一圆形底板和固设在所述圆形底板外围的锥形倒刺,圆形底板中心开有下通孔33,所述套接管32外径与所述穴模套管1内径相同,并与所述穴模套管1的下方嵌套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板2上固设有的半环形把手22。
优选的,所述顶板2上在所述上通孔的外围设有一半环形凹槽,凹槽内设有一与所述凹槽匹配的半环形把手22,所述半环形把手22的两端通过转动连接销固定在所述半环形凹槽内。
在现场施工时,混凝土浇筑前,将本实用新型的穴模套管1与穴模基座配合好后放入需要穿射钢绞线的空间内,将弯曲布置后的钢绞线4的延伸段由穴模基座的下通孔穿入,并由上通孔穿出;待混凝土初步凝结后,便可以通过半环形把手将穴模套管1取出重复使用,穴模基座与钢绞线4一起留在混凝土中对钢绞线4起到进一步固定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力胜通预应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力胜通预应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98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