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绘级反光复合膜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9372.3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6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斌;张鹏程;陈青海;李辉武;张俊勇;李明胜;田长林;刘王军;曾向华;陈会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进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128 | 分类号: | G02B5/128;B32B17/06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王阿宝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绘 反光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薄膜产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反光膜,确切的说是可喷绘的反光复合膜。
背景技术
反光膜喷绘是运用高折射率的玻璃微珠回归反射原理,通过调焦后处理的先进工艺制成。它能将远方直射光线反射回发光处,不论在白天或黑夜均有良好的逆反射光学性能。尤其是晚上,能够发挥如同白天一样的高能见度。使用这种高能见度反光膜喷绘制成的户外广告,无论使用者是在遥远处,还是在着光或散射光干扰的情况下,都可以比较容易地被夜间驾驶者发现。反光材料的出现顺利解决了“看到”和“被看到”这一夜间户外广告难题。
但现有市场上的喷绘级反光膜存在抗拉性能,强度等机械性能差的缺陷,在广告使用过程存在容易破损等现象;同时,由于结构不合理,存在喷绘和反光性能差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强度和抗拉性能好的喷绘级反光复合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喷绘级反光复合膜,包括有可喷绘膜层、反光层、热敏胶层以及离型纸层,可喷绘层复合于反光层上表面,热敏胶层设于反光层下方,离型纸层贴附于热敏胶层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光层下表面还复合有一层热熔胶层,反光层下表面经热熔胶层粘附有编织布加强层,编织布加强层为经线编织线与纬线编织线以交错叠压的方式编制而成的编织布,所述热敏胶层设于编织布加强层下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传统的喷绘级反光膜上复合编织布加强层,布层经热熔胶层熔接复合连接,起到加强作用,编织布加强层经线编织线与纬线编织线以交错叠压的方式编制而成,有效提高反光膜的抗撕拉性和强度;而且采用可喷绘面膜层,无需再与PVC冷裱膜粘连,免却了传统工艺中剥离载膜、与冷裱膜裱合(PVC冷裱膜含压敏胶)等工序,有效节约了材料成本和人力资源,同时反光效果也因去除了压敏胶的干扰而达到最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编织布加强层在其经线编织线与纬线编织线交叉之处留有微孔,所述热熔胶层渗入所述微孔与热敏胶层熔接。
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编织布加强层的经线编织线与纬线编织线交叉之处留有微孔,即编织布加强层为稀松编织,微孔便于热熔胶层透过,热熔胶进入微孔内,不仅与编织布加强层融合一体,增加加强布层的韧性,提高抗撕拉强度,而且热熔胶水层能够透过编织布加强层与热敏胶层熔接,使得各层之间结合更为可靠,而且微孔的形成油编织形成,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光层包括有玻璃微珠支撑层,玻璃微珠支撑层内植入有玻璃微珠形成玻璃微珠层,所述玻璃微珠层的玻璃微珠底部露出玻璃微珠支撑层,玻璃微珠层底部露出部分复合有PVC树脂聚焦层,玻璃微珠层底部嵌入PVC树脂聚焦层内,PVC树脂聚焦层底部复合有反光铝膜层,所述热熔胶层复合于反光铝膜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光层结构设计合理,具有较高的光反射率,具有反射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玻璃微珠层嵌入玻璃微珠支撑层的深度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玻璃微珠直径高度,相应所述玻璃微珠层嵌入PVC树脂聚焦层的深度为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玻璃微珠直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玻璃微珠层的固定可靠性和反射效果达到最佳平衡。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喷绘级反光复合膜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进塑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进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93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集成微光学波分复用组件
- 下一篇:一种孪生聚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