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游乐场行走机器人玩偶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27768.4 | 申请日: | 2015-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9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 发明(设计)人: | 金日鑫;董校彬;胡剑伟;李芬;陈艳碧;张博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洋洋 |
| 主分类号: | A63H11/18 | 分类号: | A63H11/18;A63H1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游乐场 行走 机器人 玩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玩偶,尤其是涉及一种游乐场行走机器人玩 偶。
【背景技术】
游乐场是指让儿童、市民自由自在玩耍的地方,通常会有跷跷板、旋转 木马、滑梯、玩具小屋及迷宫等游乐设施,大型游乐场还会建造过山车、摩 天轮、3D电影院等大型设施,这些游戏能够帮助儿童发展协作能力、使身体 强健及学会处世技巧,而且又可提供娱乐及享受;随着现代化发展步伐的不 断加快,机器人这个新生事物不断的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游乐场中, 供大家观赏及互动的机器人种类现在还不是很多,随着国家要求加强机器人 的产业化发展,研制出更多的贴近生活的机器人种类是下一步的攻关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游乐场行走机器人玩 偶,通过将机器人的两只脚下分别设置底座,利用支架上设有的行走轮盘驱 动底座移动,从而带动机器人移动,并且内外环轨道可以将电源传递给机器 人,起到驱动机器人进行表演的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游乐场行走机器人玩偶,包括支架、行走轮盘、揽绳A、揽绳B、 机器人、底座和滑行轮盘,所述支架包括立柱、内环轨道、外环轨道和轨道 支架,所述轨道支架的一端连接立柱,所述轨道支架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内环 轨道和外环轨道,所述内环轨道和外环轨道为封闭的环形轨道,所述行走轮 盘包括稳定轮A、滚动轮A、滚动轮B、摇臂、和轴杆,在稳定轮A的两底面 分别设有和稳定轮A同心的滚动轮A、滚动轮B,轴杆穿过稳定轮A和滚动 轮A后一端连接滚动轮B,另一端连接摇臂,在滚动轮A和滚动轮B外缘面 上分别设有环形凹槽A,所述摇臂包括摇杆A、摇杆B和滑轮,在摇杆B的 两端分别设有销轴,所述一个销轴和摇杆A连接,在两销轴上分别套接有滑 轮,所述滑行轮盘包括稳定轮B、滚动支撑轮、滚动轮C和轴杆B,在稳定 轮B的两底面分别设有和稳定轮B同心的滚动支撑轮、滚动轮C,在滚动轮 C的外缘面上设有环形凹槽C,在滚动支撑轮靠近稳定轮B的一端的外缘面 上设有环形凹槽D,在滚动支撑轮远离稳定轮B的一端的外缘面上设有环形 凹槽E,所述滚动轮B和滚动轮A分别设有的环形凹槽A分别担在内环轨道 和外环轨道上,所述稳定轮A处于内环轨道和外环轨道之间,所述两揽绳A 的一端分别套接在两滑轮上,所述两揽绳A的另一端分别和两底座连接,所 述环形凹槽C和环形凹槽D分别担在内环轨道和外环轨道上,所述稳定轮B 处于内环轨道和外环轨道之间,所述揽绳B的一端套接在环形凹槽E上,所 述揽绳B的另一端和机器人连接。
所述的游乐场行走机器人玩偶,在滚动轮B上设有电机。
所述的游乐场行走机器人玩偶,在两滑轮的外缘面分别设有环形凹槽B, 所述两揽绳A的一端分别套接在两环形凹槽B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游乐场行走机器人玩偶,通过将机器人的两只脚下分 别设置底座,利用支架上设有的行走轮盘驱动底座移动,从而带动机器人移 动,并且内外环轨道可以将电源传递给机器人,起到驱动机器人进行表演的 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创意独特、寓教于乐,市场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行走轮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滑行轮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中:1、立柱;2、内环轨道;3、外环轨道;4、行走轮盘;5、轨道 支架;6、揽绳A;7、机器人;8、底座;9、滑行轮盘;10、稳定轮A;11、 滚动轮A;12、滑轮;13、销轴;14、摇臂;15、电机;16、滚动轮B;17、 环形凹槽A;18、轴杆;19、摇杆A;20、摇杆B;21、环形凹槽B;22、稳 定轮B;23、滚动支撑轮;24、滚动轮C;25、环形凹槽C;26、轴杆B;27、 环形凹槽D;28、环形凹槽E;29、揽绳B。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 于下面的实施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 变化和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洋洋,未经刘洋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77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视频信号的二次AVS编码码率控制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冷柜门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