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遥控手控兼具的泥浆分砂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7723.7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4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梁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绿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梁建雄 |
主分类号: | B07B1/42 | 分类号: | B07B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胡彬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遥控 兼具 泥浆 分砂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泥浆分砂机的控制电路领域,特别是一种遥控手控兼具的泥浆分砂机。
背景技术
在地铁盾构机施工、连续墙施工、冲孔柱和钻孔柱基础施工中不但需要制造足够的、合适的泥浆,还要加强泥浆的日常管理、调整,保证泥浆的性能,具备以上条件还远远不够,因为全部使用新制造的优质泥浆需要大量的优质膨润土、淡水、纯碱、CMC等,原材料还要利用机械动力来搅合合成,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既增加了施工承成本,也会影响施工时间,而施工时产生的废泥浆若处理不当,造成施工环境恶化,增加施工难度,影响施工进度,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环境和质量。
废泥浆既是污染物又是一种资源,泥浆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是其最好的出路。现有的泥浆净化装置是将废浆料中的粗、中砂筛分出来,而筛分后的泥浆并不能用于施工备用泥浆,含砂率高,并且存在着设计不合理,现场适用性差的问题。废泥浆的处理、处置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现有技术中的分砂机工作时,分砂机周围振动噪声较大,工况较复杂,不适宜工人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操作监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遥控手控兼具的泥浆分砂机,既可进行长距离操作控制分砂机,又可以近距离手动调节分砂机的运作,操作灵活,节省人力。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遥控手控兼具的泥浆分砂机,所述泥浆分砂机设有利用激振源产生振动的振动电机和用于抽提泥浆的泥浆泵;驱动所述振动电机和泥浆泵的工作电路为具有手动控制和遥控两种控制方式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模块、泥浆泵驱动模块、振动电机驱动模块和手控/遥控驱动模块,所述泥浆泵驱动模块和两个所述振动电机驱动模块分别并联在干路上,所述干路的一端与电源模块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控/遥控驱动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为三相电源,所述三相电源与控制开关QF1的一端连接,控制开关QF1的另一端与缺相继电器A的一端连接,缺相继电器A的另一端与手控/遥控驱动模块连接,所述泥浆泵驱动模块和两个所述振动电机驱动模块并联后连入控制开关QF1和缺相继电器A之间的干路;
所述泥浆泵驱动模块包括依次串联在一起的泥浆泵M、过热保护器FR1、交流接触器KM1-1和控制开关QF2,控制开关QF2的另一端接入干路;
两个所述振动电机驱动模块包括依次串联在一起的振动电机M、过热保护器FR2、交流接触器KM2和控制开关QF3,控制开关QF3的另一端接入干路;
所述手控/遥控驱动模块包括相互并联的遥控支路、振动电机驱动支路和泥浆泵驱动支路,所述遥控支路、振动电机驱动支路和泥浆泵驱动支路并联后一端接入干路,另一端与信号发射器B的一端连接,信号发射器B的另一端与缺相继电器A的另一端连接;选择开关S3的一端与信号发射器B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遥控支路、振动电机驱动支路和泥浆泵驱动支路连接;信号发射器B与遥控器通过信号连接;
所述遥控支路包括信号发射器C、继电器KA1、时间继电器KT1和中间继电器KA1,继电器KA1与时间继电器KT1串联后与中间继电器KA1并联,中间继电器KA1与信号发射器C串联;所述遥控支路的一端与选择开关S3连接,另一端与干路连接;
所述泥浆泵驱动支路包括手动开关S5、手动开关S6、交流接触器KM1-1、时间继电器KT2、过热保护器FR1、时间继电器KT1和中间继电器KA1,手动开关S6、交流接触器KM1-1和时间继电器KTI并联连接后一端与手动开关S5的一端连接,手动开关S5的另一端与选择开关S3连接;手动开关S6、交流接触器KM1-1和时间继电器KTI并联连接后的另一端与过热保护器FR1的一端连接,时间继电器KT2和交流接触器KM1-1并联后一端与过热保护器FR1的另一端连接,时间继电器KT2和交流接触器KM1-1并联后的另一端与干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绿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梁建雄,未经佛山市绿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梁建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77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