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局部过载大电流的叠层母排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7161.6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2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高齐;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合康亿盛电气连接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5/16 | 分类号: | H01R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局部 过载 电流 叠层母排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局部过载大电流的叠层母排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叠层母排包括正电极、负电极及位于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绝缘 层,叠层母排遇到需要局部过载大电流的时候,一般都是在原电极之上焊接 一块厚的铜插片或铜块来实现,但是这样设计有如下问题:1、铜插片加工 及压铆,加大了制造成本,加长了产品的制造时间,大批量量产效率低;2、 销钉跟铜插片压铆后焊接处理易松动及脱落,增加了产品的不可靠性及不可 预知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局部过载大电流的叠层母 排结构,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局部过载大电流的 叠层母排结构,其包括正电极、负电极及位于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绝缘层, 正电极、负电极和绝缘层依次面接触相连在一起;正电极上设有第一铜插片, 负电极上设有第二铜插片,正电极和绝缘层上均设有方便第二铜插片穿过的 让位孔;第一铜插片与正电极一体成型,第二铜插片与负电极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相对于传统方案改变了过载大电流部位 的结构,减少了销钉及铜插片,减少了零部件,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成 本,节省加工时间,提高了效率。2、避免了销钉的脱落,增加了产品的可 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 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局部过载大电流的叠层母排结构,其包 括正电极1、负电极2及位于正电极1和负电极2之间的绝缘层3,正电极1、 负电极2和绝缘层3依次面接触相连在一起;最好绝缘层3设有两层绝缘膜, 这样增加绝缘效果。正电极1上设有第一铜插片11,负电极2上设有第二铜 插片21,正电极1和绝缘层3上均设有方便第二铜插片21穿过的让位孔。 第一铜插片11与正电极1一体成型,第二铜插片21与负电极2一体成型, 现有技术中采用销钉与铜片组合的结构作为第一铜插片11、第二铜插片21, 这样设计一方面可以减少零部件,避免了销钉的脱落,增加了产品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实现母排局部过载大电流。
如图4所示,进一步:第一铜插片11采用褶边处理,第一铜插片11的 厚度为正电极1厚度的两倍。同时最好第二铜插片21也采用褶边处理,第 二铜插片21的厚度为负电极2厚度的两倍。过载大电流部分(第一铜插片 11、第二铜插片21)改为褶边处理,使母排局部增加到两倍厚度,从而实现 母排局部过载大电流。
如图1所示,进一步:正电极1上设有其它的第一接线端子12,第一接 线端子12与正电极1一体成型,负电极2上设有其它的第二接线端子22, 第二接线端子22与负电极2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 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 “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 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 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 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 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 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 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 明确具体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合康亿盛电气连接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合康亿盛电气连接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71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用盲人插排
- 下一篇:一种数字对讲机与执法记录仪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