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射频电压电流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7111.8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9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王弘毅;秦斌;陈德智;刘开锋;余调琴;赵鹏;王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19/25 | 分类号: | G01R19/25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宋业斌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频 电压 电流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离子源和加速器领域的射频电压、电流检测,更 具体地,涉及一种中频至高频范围内双导体传输系统中电压、电流的检测 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主要的射频电压、电流检测方法如下:
对射频传输线的电压和电流分别进行采样,然后进行后续计算处理。 具体地说,在传输线双导体之间串接若干数量电容器,对传输线电压进行 分压取样;采用带有磁芯的环形螺线管套在传输线的内导体上,对传输线 电流进行取样。这种检测方法需要在双导体传输线的两个导体之间焊接电 容,同时让内导体穿过环形螺线管,会对已经集成安装在射频系统中的射 频传输线结构造成破坏,安装和调试不方便;实际电容受到寄生电阻的影 响,导致电压取样的分压比随频率的变化而改变,由此带来的误差不容忽 视,也很难消除,需对不同频率下的检测信号进行修正;线圈磁芯材料存 在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等非线性特性,其等效电阻随频率、功率的不同而 变化,对电流大小和相位的测量精度带来影响。此外,该检测方案的频带 宽度受磁芯工作频率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频电压电流 检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射频电压检测装置安装、调试和检测精度受限的 问题,以及现有射频电流检测装置由于线圈磁芯材料特性所导致的工作频 率和检测精度受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射频电压电流检测装置,包括电压取样单元、 电流取样单元、缓冲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电压取样单元用于对双导 体传输线中导体之间的电压进行采集;所述电流取样单元用于感应传输线 内导体周围的磁场强度,并根据空心线圈两端的感应电压获得所述内导体 的电流;所述缓冲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取样单元,所述缓冲单 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取样单元,用于对电压和电流的采样信号进 行缓冲处理;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缓冲单元的第一 输出端,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缓冲单元的第二输出 端,用于对所述缓冲单元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后获得待检测射频电压、电 流的幅值、频率和相位差。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压取样单元包括金属片,所述金属片分别与内导 体、外导体构成等效电容。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压取样单元还包括电容C10,所述电容C10的一 端与外导体相接,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金属片。
更进一步地,金属片与内导体之间的耐压强度,需要满足大于或等于 传输线两导体间电压两倍的要求。
更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片与内导体平行放置。
更进一步地,在金属片与内导体之间的气隙中插入电介质材料。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流取样单元为空心线圈,所述空心线圈的一个引 脚与外导体相接,所述空心线圈的另一个引脚作为所述电流取样单元的输 出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空心线圈为平面线圈或空心螺线管线圈。
更进一步地,缓冲单元包括第一缓冲单元和第二缓冲单元,所述第一 缓冲单元的输入端作为所述缓冲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缓冲单元的 输出端作为所述缓冲单元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缓冲单元的输入端作为 所述缓冲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缓冲单元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缓冲单 元的第二输出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单元和所述第二缓冲单元的结构相同,均 包括运算放大器U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7、电 容C8、电容C9、电阻R1、电阻R3和电阻R4;所述运算放大器U1包括8 个引脚,第1引脚悬空,第2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1连接至第6引脚,第3 引脚作为缓冲单元的输入端,第4引脚接-5V电源,第5引脚接-5V电源, 第6引脚作为缓冲单元的输出端,第7引脚和第8引脚均接+5V电源;所 述电容C1、电容C2和电容C3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接+5V电源;所述 电容C7、电容C8和电容C9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接-5V电源;所述电 阻R3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至所述U1的第3引脚;所述电阻R4与所 述电容C4并联连接后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第5 引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71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