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6688.7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9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毕伟;姚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14 | 分类号: | H01R13/514;H01R24/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连接器要求有更高的信号传输速率。新一代的USB接 口规范USB3.1用以支持实现更高的信号传输速率,但是一般电连接器的结构设 计不合理、制造过程比较繁杂且夹杂组装工艺,因此制造过程耗时费力、稳定 性差。同时,一般的高速率电连接器结构强度较弱,容易产生结构变形,造成 使用问题和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高速率信号传输,且结构强 度高、制造过程简单的电连接器。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子单元、金属屏蔽片、将所述第一端子单元和 金属屏蔽片一体成型于内的第一绝缘本体、第二端子单元、将所述第二端子单 元一体成型于内的第二绝缘本体、将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与第二绝缘本体一体成 型于内的胶芯主体、及屏蔽外壳,所述胶芯主体包括基体部、自所述基体部前 端延伸形成的固持部、及自固持部前端延伸形成的对接部,所述第一端子单元 包括外露于所述对接部第一侧表面的第一接触部、自所述第一接触部后端折弯 延伸形成且位于所述基体部的第一接合部、及自所述第一接合部末端一体形成 的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端子单元包括外露于所述对接部第二侧表面的第二接 触部、自所述第二接触部后端折弯延伸形成且位于所述基体部的第二接合部、 及自所述第二接合部末端一体形成的第二焊接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包括成型于所述基体部的第一主 体部和自所述第一主体部前端延伸形成且成型于所述固持部的第一端子定位 部、及自所述第一端子定位部前端延伸且成型于所述对接部内的第一端子固持 部;所述第一接触部成型并露出于所述第一端子固持部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接 合部成型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内,所述第一焊接部露出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底面; 所述第一端子固持部以相同的厚度被夹持于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和所述金属屏 蔽片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端子固持部一 体连接的第二端子定位部,该第二端子定位部位于所述金属屏蔽片的与所述第 一端子固持部所在侧相反的另一侧,所述第二端子定位部上开设有多个等间距 排列的栅栏凹槽,所述第二端子单元的所述第二接触部一一对应地收容于多个 所述栅栏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第一主体部的底面设置有引导 隔栏,所述引导隔栏布置于所述第二焊接部两侧,使所述第二焊接部引导定位 在相邻的两个引导隔栏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屏蔽片包括安装凸部,所述第二绝缘本体 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凸部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凸部对应地卡入所述安装 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胶芯主体的固持部的位于所述第一端子单元一 侧设有第一定位凹槽,所述第一端子单元对应地露出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的底 面,以在注塑成型中定位相应位置的所述第一端子单元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 胶芯主体的固持部的位于所述第二端子单元一侧设有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二 端子单元对应地露出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的底面,以在注塑成型中定位相应位 置的所述第二端子单元的若干导电端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均与所述屏蔽外壳电性连接的 第一接地片和第二接地片,所述固持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容槽,所述第一接地 片位于所述第一容槽内,所述固持部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容槽,所述第二接地 片位于所述第二容槽内;
所述第一接地片还设置有第一卡扣片,所述基体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卡 扣片相适配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卡扣片的一侧缘卡入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与 所述基体部固定;所述第二接地片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卡扣片,所述基体部 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扣片相适配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卡扣片的一侧缘卡 入所述第二安装槽内与所述基体部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屏蔽片的边缘设置接地部,所述屏蔽外壳 与所述接地部电性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 壳体上设置有弹片,所述弹片向所述胶芯主体弯折,所述胶芯主体上开设有限 位槽,所述弹片嵌入所述限位槽中定位;所述第二壳体套设在所述第一壳体的 外部,与所述第一壳体焊接连接;
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置有凸榫,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凸榫对应的 定位孔,所述凸榫卡入所述定位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电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66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