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落煤管防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25194.7 | 申请日: | 2015-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7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芳;李宏;胡远庆;梁守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B65G11/20 | 分类号: | B65G11/20;B65G47/18;F23C10/22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李想 |
| 地址: | 45000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落煤管防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落煤管防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实用性强、拆装方便的落煤管防堵装置。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能量的输入是通过燃料的及时供给和炉膛内良好的燃烧来保证的,当锅炉的燃料系统出现问题时会严重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从而危及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生产。火力发电厂的燃料主要是煤粉,除了输煤设备本身的故障外,落煤管堵煤是影响输煤系统以及锅炉正常运行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火电企业煤炭资源的紧张,很多火电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被迫掺烧发热量低、含水量高的劣质煤,导致煤粉的粘性急剧增大,引起煤粉的流动性严重恶化,落煤管更易发生堵煤现象。
通过对堵煤现象的反复观察分析,造成落煤管堵煤的主要部位是位于三通挡板和斜通管的结合部,尤其是斜通管的上部。现场人员处理堵煤的方法一般是运行人员先用锤子或振打电机敲打落煤管,通过机械振动将落煤管内聚集的煤粉震落,如果落煤管内聚集的煤挤压较紧,则需要停止运煤系统,从落煤管口用钢管或临时气源进行疏通。另外一种控制落煤管堵煤的方法是在斜通管、三通挡板等部位的内壁敷设高分子耐磨或不锈钢衬板,以减少煤粉的附集、粘结。由此可见,现有的控制或解决落煤管堵煤的方法存在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效果不明显、改造过程量大且费用高等问题。
为此,设计出一种行之有效、拆装方便且价格低廉的落煤管防堵装置就显得尤为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加工制造方便、实用性强、拆装方便的落煤管防堵装置,以克服现有落煤管清堵方法或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落煤管防堵装置,包括环形固定层,环形固定层内嵌套有由电机驱动的环形旋转层,在环形旋转层内壁周向上布置有多个开设有通气孔的刮料机构,在环形固定层内壁与环形旋转层外壁之间设置有环形储气腔,所述环形储气腔包括固定在环形固定层内壁上的环形储气壳体,以及环绕固定在环形旋转层外壁上的环形旋转壳体,环形旋转壳体与环形储气壳体卡合旋转连接;还包括多个连通环形储气腔和环形旋转层内腔的吹气通道,所述每个吹气通道的出气端为刮料机构上的通气孔,环形储气腔将外接气源充入的气体通过所述吹气通道吹入环形旋转层内腔。
所述每个吹气通道的进气端位于环形储气腔的环形旋转壳体上。
所述每个吹气通道的进气端设置有压力控制阀。
所述气体采用预热的惰性气体。
在刮料机构上开设有一个用于输送刮取的堵煤的流线型腔体通道。
所述刮料机构呈犁型。
所述刮料机构呈沿轴向和径向具有流线型外廓。
在环形固定层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落煤管连接的法兰接口。
所述电机固定在环形固定层上。
在环形固定层上还开设有检修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通过刮料机构的旋转刮取和通过环形储气腔将外接气源充入的气体经吹气通道吹扫气的双重作用来疏通堵塞的落煤管;2、通过控制固定在环形固定层上的电机控制刮料机构的转速以及通过改变储气腔内的压力、通气孔的角度和大小、吹气通道的大小等来改变旋流强度从而实现不同煤质不同堵塞程度下落煤管的防堵;3、针对含水量高的煤种,可以采用预热的惰性气体来吹扫堵煤,能达到更佳的疏堵效果;4、刮料机构的流线型外廓,不仅能保证其在旋转时阻力较小,刮取料方便,同时还能保证落煤管在正常落煤时煤粉不会在上面附集、粘结;5、法兰接头式的设计使该装置具有拆装方便、适应性广的特点;3、结构紧凑、加工制造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刮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环形储气腔的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环形储气腔的剖面图。
其中,1-环形固定层;2-环形旋转层;3-电机;4-刮料机构;401-通气孔;5-环形储气腔;501-环形储气壳体;502-环形旋转壳体;6-吹气通道;601-压力控制阀;7-法兰接口;8-检修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未经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51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链轮式差速分箱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集装箱中转平台的自动化立体锁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