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速器悬置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24188.X | 申请日: | 2015-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5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7/06 | 分类号: | B60K17/06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杨滨 |
| 地址: | 110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器 悬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变速器悬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乘用车大多数采用的是三点悬置的布置形式,即发动机悬置、变速器悬置和扭力臂悬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整车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各个主机厂也就越来越重视NVH性能。而悬置系统隔振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方向盘和座椅的振动大小。对于悬置系统而言,不仅关注发动机怠速时悬置系统的性能,也关注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车辆在换挡及转弯时悬置系统对动力总成的限位及隔振作用。此结构的变速器悬置便应运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器悬置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悬置系统隔振量不高的问题,其具有结构简单实用、安装定位准确、使用方便、工装成本低以及生产周期短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该变速器悬置结构包括壳体、固定在壳体底部的支臂、固定在支臂底部的底板、固定在壳体顶部的连接板,其技术要点是:所述壳体与支臂之间限位有X向撞块和Y向撞块,支臂与底板之间限位有主簧,主簧为梯形结构,主簧侧壁设有若干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开有圆形通孔的主簧为变速器悬置提供XYZ三个方向的刚度,用于满足解耦计算中该悬置三个方向的刚度值。Z向动刚度与静刚度比值<1.5,九个圆形通孔在主簧发生作用的同时也起到散热的作用,提高了变速器悬置主簧的耐久性能。提高了变速器悬置的隔振作用,提高了整车的NVH性能。使动力总成在发动机舱内产生比较小的限位,给人以安全的驾驶感,提高了整车的NVH性能。解决了发动机起车耸动的问题,有效提升了悬置系统的Y向限位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三向刚度曲线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1~2中:1壳体、2Y向撞块、3支臂、4主簧、5底板、6连接板;
图3中:7X向撞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4,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该变速器悬置结构包括倒U形的壳体1、固定在壳体底部的支臂3、固定在支臂底部的底板5、固定在壳体顶部的连接板6。其中,壳体与支臂之间限位有X向撞块7和Y向撞块2,支臂与底板之间限位有主簧4,主簧4为梯形结构,主簧侧壁设有若干通孔(优选为九个)。主簧及撞块均为采用天然橡胶NR制成,保证疲劳耐久的前提下提供较高的隔振性能。
撞块与外罩接触,但不受力的作用,在挂上档后此部分撞块为X向提供一定的刚度值。撞块与壳体上的中间挡板接触,但不受力的作用,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转动方向盘,Y向撞块为Y向提供一定的刚度值。连接板6与车身连接,旨为提高车身的动刚度。连接板6与壳体1使用螺栓连接,Y向限位橡胶与支臂3硫化,组装后使用底板5和壳体1铆接在一起。
X向撞块采用两级式的结构形式,由于该部分橡胶硬度较小,刚度曲线中的非线性段上升的比较平缓,当车辆挂档行驶时该撞块与壳体产生力的接触,在提供一定的刚度的同时产生较大的隔振作用,即在车辆加速和换挡时产生较大的隔振效果,提高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性。Y向撞块在车辆静止状态下与壳体上的中间板接触,由于该撞块产生了比较小的线性段刚度值,Y向刚度曲线图所示,Y正向和负向的线性段均为2mm,超过2mm的位移后即产生比较大的刚度值,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转动方向盘,使动力总成限制在比较小的范围内,不会在发动机舱里产生晃动,给人以安全的驾驶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41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液晶支架的仪表后盖
- 下一篇:一种防静电油箱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