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网络用户终端集成化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24147.0 | 申请日: | 2015-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9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 发明(设计)人: | 马艳萍;郭坤;贾天祥;徐自文;徐继斌;吴敬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东营生产力促进中心 |
| 主分类号: | H04L12/02 | 分类号: | H04L12/02 |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 地址: | 25709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用户 终端 集成化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技术方案涉及终端集成化处理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络用户终端集成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数据终端设备是一个用户网络接口的设备,其作为一个数据源、目的或两者服务。数据终端设备包括设备如计算机、协议转换器和多工器。数据终端设备,即计算机显示终端,是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显示终端伴随主机时代的集中处理模式而产生,并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不断诞生高级显示。
数据终端设备可以是一台主机或前置处理机,也可以是一台具有通信功能的计算机终端,例如一台以微机实现的智能终端。因此数据终端设备与一般计算机系统中所称的终端设备具有不同的含义。后者属于计算机系统的外围设备,可以与主机直接相连,不需要有远程通信或联网的功能,而这里所称的数据终端设备则是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它除了用作数据源/数据宿以外,还必须按照一定的协议,实现数据通信的功能。因此,二者是属于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数据终端设备的数据通信功能包括:与数据终端设备的连接,实现数据的收和发;数据链路的控制,与所连接的数据网相对应的网路功能以及为在两端的数据终端设备之间有效地进行数据信息交换所要求的其他各项功能。但是这些功能的实现有的是采用硬件,但多数依赖于软件,一般都是用模块式结构来构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和缺陷,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是提供网络用户终端集成化处理系统,其主要是通过集成化设计理念,将不同的硬件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在同一设备上实现多种功能。
技术方案为,网络用户终端集成化处理系统,包括集成卡板,以及与集成卡板连接的辅助设备,所述集成卡板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设置在集成卡板上的无线通讯模块、多用接口、存储单元、扩展存储卡接口、I/O接口和通讯模块连接,存储单元与扩展存储卡接口相连,通讯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连接。
所述集成卡板上设置有电力接口,电力接口连接电力装置。
所述集成卡板上设置有扩展接口。
所述辅助设备由打印机驱动模块、外接存储模块及显示模块组成,所述打印机驱动模块、外接存储模块及显示模块分别与多用接口连接。
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3G模块、4G模块及WIFI模块中的一种。
所述外接存储模块为移动U盘和移动硬盘中的一种。
本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多选择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方式多样,有利于多种外部设备的连接。
2)、通过扩展接口和扩展存储卡接口,可以实现数据的多样性连接。
3)、采用集成化设计理念,集成程度高,设备体积小,成本低。
说明书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各个部件的名称及附图标记如下:
集成卡板1、辅助设备2、电力装置3、电力接口4、无线通讯模块5、多用接口6、存储单元7、扩展存储卡接口8、I/O接口9、控制器10、通讯模块11、扩展接口12、显示模块13、外接存储模块14及打印机驱动模块15。
技术方案是:网络用户终端集成化处理系统,包括集成卡板1,以及与集成卡板1连接的辅助设备2,所述集成卡板1设置有控制器10,控制器10分别与设置在集成卡板1上的无线通讯模块5、多用接口6、存储单元7、扩展存储卡接口8、I/O接口9和通讯模块11连接,存储单元7与扩展存储卡接口8相连,通讯模块11和无线通讯模块5连接。
所述集成卡板1上设置有电力接口4,电力接口4连接电力装置3。
所述集成卡板1上设置有扩展接口12。
所述辅助设备2由打印机驱动模块15、外接存储模块14及显示模块13组成,所述打印机驱动模块15、外接存储模块14及显示模块13分别与多用接口6连接。
所述无线通讯模块5为3G模块、4G模块及WIFI模块中的一种。
所述外接存储模块14为移动U盘和移动硬盘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东营生产力促进中心,未经山东省东营生产力促进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41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