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中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3302.7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4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郭宝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同元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2 | 分类号: | B65G47/22;B65B35/24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申艳玲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限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中限位装置,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分条纵剪设备中,为防止剪切后的钢带成品在输送带上跑偏,利于打包包装,经技术人员研究,决定增加对中限位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中限位装置,实现了对成品钢带在传送带上的输送范围限制,防止钢带随意跑偏,增加了生产加工的安全性,有效地提高了包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对中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轴承、辊轮架、丝杠、手轮、支撑座、侧辊、对中辊;基座与中轴以焊接方式固定,支撑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基座中轴上的中心位置;基座上方分别设有两个侧辊和两个对中辊,侧辊通过侧辊轴固定在限位辊轮架上,在基座两边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一个限位辊轮架,对中辊通过对中轴固定在对中辊轮架上;中轴穿过一对限位辊轮架和一对对中辊轮架;辊轮架下方设有丝杠,对中辊轮架和限位辊轮架底部均设有孔,丝杠从该孔中穿过,丝杆左右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对中辊轮架底部的孔内绞制螺纹,且两个对中辊轮架底部的孔内分别绞制正反扣螺纹,与丝杠螺纹配合,两个对中辊轮架以支撑座为中心等距离安装;手轮固定在基座一侧,通过螺栓与丝杆连接,手轮围绕丝杠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通过丝杠带动两个对中辊同时进行相向或相反的移动。
所述丝杠通过四对轴承分别与基座紧密连接。
所述丝杠采用45号钢材料,两边分别车出对应标准螺纹。待丝杠转动时,通过驱动辊轮架使对中辊同时向两侧移动,且对中辊同时向两边移动相同距离。
所述支撑座是位于基座的中心位置,支撑座起辅助支撑作用,防止长时间使用后使丝杠变形,左、右对中辊在初始安装时要求与支撑座中心的距离相等。
该装置利用丝杠同步调节原理,通过手摇转轮,实现两边限位器同时进行位移,将成品钢带限制在一定的包装尺寸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中限位装置,利用丝杠同步调节原理,实现了两边限位器同时进行位移将成品传送对正对中。本装置主要应用于:钢带输送过程中对正中心,防止跑偏,利于打包包装。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1为基座,2为轴承,3为中轴,4为丝杠,5为手轮,6为支撑座,7为侧辊轴,8为侧辊,9为对中轴,10为对中辊,11为限位辊轮架,12为对中辊轮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对中限位装置,包括基座1、轴承2、辊轮架、丝杠4、手轮5、支撑座6、侧辊8、对中辊10;基座1与中轴3以焊接方式固定,支撑座6通过螺栓固定在基座中轴3上的中心位置;基座1上方分别设有两个侧辊8和两个对中辊10,侧辊8通过侧辊轴7固定在限位辊轮架11上,在基座1两边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一个限位辊轮架11,对中辊10通过对中轴9固定在对中辊轮架12上;中轴3穿过一对限位辊轮架11和一对对中辊轮架12;辊轮架下方设有丝杠4,对中辊轮架12和限位辊轮架11底部均设有孔,丝杠4从该孔中穿过,丝杆4左右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对中辊轮架12底部的孔内绞制螺纹,且两个对中辊轮架12底部的孔内分别绞制正反扣螺纹,与丝杠4的螺纹配合,两个对中辊轮架12以支撑座6为中心等距离安装;手轮5固定在基座1一侧,手轮5通过螺栓与丝杆4连接,手轮5围绕丝杠4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通过丝杠4带动两个对中辊10同时进行相向或相反的移动。
所述丝杠4通过四对轴承分别与基座紧密连接。
所述丝杠4采用45号钢材料,两边分别车出对应标准螺纹。待丝杠转动时,通过驱动辊轮架使对中辊同时向两侧移动,且对中辊同时向两边移动相同距离。
具体的实施方法为:
该装置横向架设在钢板输送带上,通过在钢板输送带上打孔进行螺栓固定,该装置可视输送带的长度布置不同数量,原则上要求至少在成品出料口和输送带中部进行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同元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同元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33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