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3181.6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6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史玉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速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B62J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151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尤其是一种折叠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
随着电动车小型化、便携式的发展趋势,折叠电动车应运而生,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在驾驶电动车时,需要将手机拿在手中进行操作,然而由于电动车上缺少充足的手机放置区域,因此一手要扶车骑行,另一手要操作手机,控制极其不便,一不小心就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也容易使手机摔落损坏;
同时,由于电动车在静止状态下启动时,需要克服的阻力较大,因此需要较大的输出动力,这对电池的损耗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折叠电动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折叠电动车,包括折叠车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折叠车架上的前轮、后轮、座垫、刹车系统及电动驱动系统,所述折叠车架包括中承座以及枢轴连接在所述中承座X轴方向两侧的前车架和后车架,所述中承座上设置驱动轮以及安装有脚踏的曲柄,所述驱动轮通过链条连接链轮,所述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后轮,所述曲柄上设置有助力传感器,所述助力传感器连接电动驱动系统;所述前车架包括车轮架以及枢轴连接在所述前轮架和中承座上的变形架,所述前轮架的车头上设置有手机架。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折叠电动车,其中:所述刹车系统包括刹车手把,所述刹车手把通过刹车线连接碟刹刹车机构。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折叠电动车,其中:所述电动驱动系统包括电连接的
电池,设置在所述后车架上,并且位于所述后轮和中承座之间;
电机,集成在所述前轮或后轮上,用于驱动所述前轮或后轮转动;
调速手柄,设置在所述车头上,用于调整所述电机的转速;
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前车架或后车架上,用于控制整个电动驱动系统运行。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折叠电动车,其中:所述手机架包括车头卡座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车头卡座上的手机固定槽,所述手机固定槽包括顶盖以及设置在其内部的自拍杆式固定支架。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折叠电动车,其中:所述手机固定槽内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连接到所述电池。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折叠电动车,其中:所述充电接口是microUSB接口、miniUSB接口、Lightning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设计精巧,结构简单,在折叠电动车的基础上设置手机架,为手机提供了有效的放置空间,从而避免用户手持手机,有效的降低了手机松脱摔落的可能性,并且用户也可以随时用手进行手机操作,操作更加便利,不用操作时即可双手骑行,从而保证了驾驶的安全性;更进一步,当用户踩脚踏驱动时,助力传感器能够根据脚蹬的力量调整驱动速度,从而能够在起步阶段降低对电池的损耗。
由于设置手机架中设置有充电接头,因此能够通过电动车的电池对手机进行充电,从而能够增加手机的续航能力。
由于采用多种充电接口和自拍杆式固定架,能够根据不同的手机型号进行调整,因此适用性更强,使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电动车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电动车的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电动车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电动车折叠状态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电动车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手机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折叠电动车,包括折叠车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折叠车架上的前轮90、后轮30、座垫100、刹车系统及电动驱动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速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速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31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