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回缩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1995.6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6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又仁;曾兆文;张志强;陈勇;蔡华奇;牛团辉;古帅甫;田北北;胡博程;陈虎;李永康;李瑶;孔维波;路来武;吴东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陈晖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回缩 预应力 钢绞线张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防回缩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铁路新线建设中大量采用预制后张法(简称“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而高速铁路正线均为后张箱梁,约占线路全长80%。后张箱梁预应力的正确建立与损失控制能力是高铁安全运营的重要保证,实存有效预应力是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抗裂的第一要素,而实存有效预应力是由建立的预应力减去预应力损失而得,因此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梁生产的关键之一便是控制预应力损失。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钢绞线的回缩会导致对预制梁施加的预应力产生损失,钢绞线回缩量越大,预应力损失越多。因此如何减少钢绞线的回缩量,从而减少预制梁的预应力损失是钢绞线张拉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便且能够有效减少预应力损失的防回缩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回缩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装置,包括设于锚穴处的工作锚和设于钢绞线末端的工具锚,所述工作锚内装设有工作夹片,所述工具锚内装设有工具夹片,所述工作锚和工具锚之间设有用于施加张拉力的千斤顶,所述千斤顶靠近所述工作锚的一端装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对应于工作夹片的区域开设有凹孔,所述凹孔内设有防回缩板,钢绞线依次穿设于所述工作锚、防回缩板、限位板、千斤顶以及工具锚内,所述防回缩板与所述限位板之间设有弹性元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凹孔的深度为D1,所述限位板的厚度为D2,D1<D2,所述弹性元件一端与所述凹孔的底部抵接。
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工作锚定位于所述限位凹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防回缩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装置,在千斤顶与工作锚之间设置限位板,限位板对应于工作夹片的区域开设有凹孔,凹孔内设有防回缩板,防回缩板与限位板之间设有弹性元件,结构简单、可靠,开始张拉时,工作夹片随着钢绞线的伸长而往工作锚外移动,在工作夹片接触防回缩板时开始不断压缩弹性元件,当预应力张拉至设计应力时,防回缩板靠弹性元件的弹力将工作夹片回送工作锚内,完成持荷后油泵回油,千斤顶油缸回缩,此时工作夹片已将钢绞线锁死、固定,钢绞线的回缩被有效控制,从而大大减少预应力损失。
进一步地,在限位板上开设限位凹槽,便于限位板与工作锚定位配合,提高安装效率以及张拉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回缩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装置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回缩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装置最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限位板与防回缩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防回缩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1、锚穴;2、工作锚;21、工作夹片;3、钢绞线;4、工具锚;41、工具夹片;5、千斤顶;6、限位板;61、凹孔;62、限位凹槽;7、防回缩板;8、弹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防回缩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装置,包括设于锚穴1处的工作锚2和设于钢绞线3末端的工具锚4,工作锚2内装设有工作夹片21,工具锚4内装设有工具夹片41,工作锚2和工具锚4之间设有用于施加张拉力的千斤顶5,千斤顶5靠近工作锚2的一端装设有限位板6,限位板6对应于工作夹片21的区域开设有凹孔61,凹孔61内设有防回缩板7,钢绞线3依次穿设于工作锚2、防回缩板7、限位板6、千斤顶5以及工具锚4内,防回缩板7与限位板6之间设有弹性元件8。参见图2,开始张拉时,工作夹片21随着钢绞线3的伸长而往工作锚2外移动(即往钢绞线3末端移动),随着工作夹片21的不断移动,防回缩板7开始不断压缩弹性元件8;参见图4,当预应力张拉至设计应力时,防回缩板7靠弹性元件8的弹力将工作夹片21顶推、回送至工作锚2内,完成持荷后油泵回油,千斤顶5的油缸回缩,此时工作夹片21已将钢绞线3锁死、固定,钢绞线3的回缩被有效控制,从而大大减少预应力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19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塔架立体试拼装大型平台
- 下一篇:一种新型早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