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标本袋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1775.3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2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潘松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廖氏原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潘松成 |
主分类号: | A61J1/00 | 分类号: | A61J1/00;B65D30/16;B65D33/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阳;孙洁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坪山办事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标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医用标本袋。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术中切除的组织绝大多数需要送病理切片进行检验,以排除恶性肿瘤,提高病人存活率。切除的组织需要装入一次标本容器,加入固定液保存和送检。甲醛属于致癌物,因此标本容器必须密闭保存,以免对人身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临床用于固定标本的容器主要有两种,一种为软塑料的标本袋,另一种为硬制塑料标本盒,标本袋采用单封口,常因封口不严导致固定液外渗,引起环境污染,如固定液外渗过多,会引起标本因无固定液保存而变性,无法进行病理检验的现象发生,直接影响病人的治疗方案。另外,标本袋无法自立,常发生因多个标本袋相互挤压,标本袋破裂而导致标本丢失和污染周围环境等事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封口严密,可自立的医用标本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用标本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袋口上设有一次封口条和二次封口条,所述袋体的袋底由下向上折入袋体内,所述袋体的上部边沿设有开启口,所述开启口设于一次封口条与二次封口条之间,所述袋体的下部边沿设有加液提示线。
所述一次封口条和所述二次封口条为子母槽封口条。
所述袋底与所述袋体一体成型。
所述袋体上设有标签粘贴区和信息手写区。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标本袋通过采用双封口条,可以确保标本袋内的液体不会外渗;袋体的袋底由下向上折入袋体内,使得袋体在撑开时,袋底形成平面,从而标本袋可自立,避免了因多个标本袋相互挤压而导致标本袋破裂;袋体的上部边沿设有开启口,便于医生快速打开标本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医用标本袋,用于通过加固定液保存病理组织,包括袋体1,该袋体1采用软塑料制成且是透明的,袋体1的袋口2上设有一次封口条4和二次封口条5,采用双封口条,可以确保标本袋内的固定液不会外渗,避免污染周围环境和保证标本袋内固定液的容量。本实施例中,一次封口条4和二次封口条5为子母槽封口条。
袋体1的袋底3由下向上折入袋体1内,形成折痕10,在袋体1内充入固定液时,折入袋体1的袋底3向下打开,同时袋体1撑开,袋底3形成平面,从而标本袋可自立,避免了因多个标本袋相互挤压而导致标本袋破裂。本实施例中,袋底3与袋体1一体成型。
袋体1的上部边沿设有开启口6,开启口6设于一次封口条4与二次封口5条之间,通过设置开启口方便病理科医生快速打开标本袋,病理科医生取病理组织后,可继续使用原标本袋固定标本。
袋体1的下部边沿设有加液提示线7,提示固定标本人员该标本袋的最大加液量,选择合适的流量控制按钮加入固定液。避免加入过多固定液,导致固定液外溢出标本袋污染周围环境。
袋体1上设有标签粘贴区8和信息手写区9,标签粘贴区8设于标本袋的袋体1正面上部,信息手写区9设于标签粘贴区8的下方,规范了病人信息等重要内容定点粘贴和书写,以方便快速扫描和查看病人信息。
以上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廖氏原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潘松成,未经深圳市廖氏原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潘松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17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