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热锅锅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21701.X | 申请日: | 2015-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1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候景粉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天久厨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6 |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 地址: | 47102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热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热锅锅体。
【背景技术】
目前,电热锅已经在日常生活中被大量使用,常见的电热锅包括锅体,锅体底部设置导热板,在导热板底部设置加热管,现有的锅体材质一般选为不锈钢。采用上述结构的电热锅,由于不锈钢的传热效果不明显,在使用时电热锅只能在底部受热,不容易在锅体四周产生太多的热量,从而影响做饭时间,电能消耗较多。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热锅锅体。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热锅锅体,包括锅体和把手,所述锅体的底部设置有电磁层;锅体由内至外依次为不粘涂层、不锈钢内层、导热保温层和不锈钢外层;所述导热保温层包括导热铝连接体和真空槽,所述热铝连接体和真空槽沿锅体的同一方向依次交替形成,所述热铝连接体分别与不锈钢内层和不锈钢外层冶金结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不粘涂层为特氟龙涂层或陶瓷涂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把手为四分之三的圆环形把手,分别设置在锅体的锅口处对称的两边,把手的四分之一缺口位置位于把手的上侧。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热锅锅体,内层为不粘涂层方便使用,中间层采用导热铝连接体和真空槽组成的导热保温层,导热铝连接体利用铝材质的导热性能,能够在开火烹饪时迅速导热,而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由于真空槽部分的设计,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
另外,四分之三的圆环形把手结构的设计,使用起来也十分方便,圆环形结构可以很方便的将锅体抬起,四分之一缺口的设计可以在烹饪间隙用来悬挂勺子。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热锅锅体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制作成本低。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操作简单,固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锅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锅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把手;2、锅体;3、不粘涂层;4、不锈钢内层;5、导热铝连接体;6、真空槽;7、不锈钢外层;8、电磁层。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一种电热锅锅体,包括锅体2和把手1,所述锅体2的底部设置有电磁层8;锅体由内至外依次为不粘涂层3、不锈钢内层4、导热保温层和不锈钢外层7;所述导热保温层包括导热铝连接体5和真空槽6,所述热铝连接体5和真空槽6沿锅体2的同一方向依次交替形成,所述热铝连接体5分别与不锈钢内层4和不锈钢外层7冶金结合。
所述不粘涂层3为特氟龙涂层或陶瓷涂层。
所述把手1为四分之三的圆环形把手,分别设置在锅体2的锅口处对称的两边,把手1的四分之一缺口位置位于把手的上侧。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天久厨具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天久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17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晶成长炉连续加料器
- 下一篇:箱式台车炉电极弹性活动接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