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缩管成形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1269.4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7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景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格尼斯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9/00 | 分类号: | B29C6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郭伟红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缩管 成形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材的加工成形设备,具体是指一种热缩管成形设备。
背景技术:
热缩管属于聚烯烃材质,具有高温收缩、柔软阻燃、绝缘防蚀等功能,广泛 应用于各种线束、焊点、电感的绝缘保护,金属管、金属棒的防锈、防蚀等方面。
热缩管的生产制备除了需要用到挤出设备之外,其最终成形还离不开加热设 备和扩张设备。但是现有的加热设备和扩张设备为分体式的结构,即热缩管在生 产过程中需要人工不断的从上一个设备转送到下一个设备,无法在一套设备上将 挤出设备输送过来的热缩管进行最终的加工成形,这样会带来很多现实的问题。
首先:每台设备都需要配备相应的操作人员,手工操作的效率低,也增加了 企业的运营成本;其次:众多的设备占地面积大,运输、安装、拆卸非常困难, 尤其是加热设备一般为6节,高度至少达20米,维护成本高,增加了企业的生 产成本;再次:热缩管的加工成形过程复杂,温度过高或偏低都无法达到合适的 产品性能,质量无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对性强、设计合理且操 作方便的热缩管成形设备,有效提高了加工效率。
为实现其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缩管成形设备,由一固 定安装在支架上的成形机构所构成。所述的成形机构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烘干料 筒、烧结料筒、压棍机,其中烘干料筒和烧结料筒的表面覆盖有保温层,压棍机 在内部设置有至少一对水平对置的滚轮组,滚轮组的旁侧还设有扩张模具。
进一步采取的措施是:所述的烘干料筒在顶部架设有下导轮,烘干料筒为电 加热圈或石英加热层。烘干设备的下导轮与挤出设备的上导轮位置相对应,便于 上导轮将挤出的半成品的热缩管直接引带至下导轮。
所述的烧结料筒内部分隔为上部分的烧结段和下部分的恒温段,该烧结段为 立式管形烧结炉或卧式烧结箱;该恒温段为红外加热板或电加热圈。
所述的压棍机在顶部安装有用于调节滚轮组松紧度的调节转盘。
所述的扩张模具为导气式扩张模具,该扩张模具可垂直安装于滚轮组上方或 下方的任意一处。
优选地,所述的烘干料筒温度范围是250℃——450℃,以挥发掉热缩管材 料中的烷烃溶剂及其它有害气体。
具体地,所述的烧结段温度范围是400℃——800℃,目的在于避免出现热 缩管线材容易断、无拉力、无韧性的情况。
具体地,所述的恒温段温度范围是300℃——400℃,因为327℃是其溶点, 而400℃是其沸点,因此将恒温段的温度控制在300℃——400℃的范围之内,能 防止对线材管造成破坏,但又能切实将线材管变为便于下一步空气扩管定型的软 质状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针对性强,将多台加工成形设备有效整合起来, 并采用垂直安装的方式,节省整体占地面积的同时也节省了大量人工运营成本和 设备维护成本,对不同规格的热缩管均适用,热缩管在一台设备上一次成型,生 产效率大幅提高,同时设备整体运行时的温度、速度等均可自行调控,制备工艺 的条件易于控制,解决了现有工艺比较复杂,生产成本高的不足,且生产出的热 缩管性能稳定,质量有保证,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有极高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烘干料筒,21、下导轮,3烧结料筒,31、烧结段,32、 恒温段,4、压辊机,41、滚轮组,42、扩张模具,43、调节转盘,5、保温层, 6、热缩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一成形机构,该成形机构安装固定在 支架1上。所述的成形机构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烘干料筒2、烧结料筒3、压棍 机4,其中烘干料筒2和烧结料筒3的表面覆盖有保温层5,压棍机4在内部设 置有至少一对水平对置的滚轮组41,滚轮组41的旁侧还设有扩张模具42。
所述的烘干料筒2在顶部架设有下导轮21,方便上导轮将挤出设备挤出的 半成品的热缩管6直接引带至其上,烘干料筒2为电加热圈或石英加热层。烘干 料筒的温度范围是250℃——4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格尼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格尼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12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