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输送带辊轮轴测温光缆的安装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9117.0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3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何光辉;董雷;印新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14 | 分类号: | G01K1/1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许美红 |
地址: | 43022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输送带 轮轴 测温 光缆 安装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传感领域,尤其涉及适用于输送带辊轮轴测温光缆 的安装夹具。
背景技术
在工业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安保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特别 是易燃易爆原料物质的输送环节的安保,比如大型港口、石油化工、矿藏开 采领域,物料的输送经常会因为自身的特性、输送带机构的故障等产生异常 发热,而存在燃爆的隐患,为了尽早排查隐患,安全生产,相关部门对输送 环节,特别是输送带机构的实时温度监控越发重视。
由于本征安全、易于组网、抗干扰等优点,光纤测温在输送带机构安保 领域的应用也被很多专家提了出来,但由于现场环境的复杂且不同于一般场 合的应用,目前,还没有一种很好的输送带辊轮测温光缆安装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测温光缆无法很好地 安装在输送带辊轮上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输送带辊轮结构测温光缆安装的 夹具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适用于输送带辊轮轴测温光缆的安装夹具,包括支撑板,其底 部固定在输送带辊轮总成上的主横梁上;该支撑板上设有顶杆螺柱,该顶杆 螺柱上套设有顶杆螺母和锁紧螺母,该支撑板通过该顶杆螺柱与输送带辊轮 总成上的公共立柱固定;该支撑板的顶部设有卡槽,测温光缆安装于该卡槽 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输送带辊轮轴测温光缆的安装夹具中,所述支 撑板的底部设有燕尾安装卡槽,卡设在所述主横梁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输送带辊轮轴测温光缆的安装夹具中,所述卡 槽内设有卡槽垫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输送带辊轮轴测温光缆的安装夹具中,所述卡 槽垫板的内侧面为弧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输送带辊轮轴测温光缆的安装夹具中,所述卡 槽为U型卡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输送带辊轮轴测温光缆的安装夹具中,所述顶 杆螺柱与所述支撑板之间为焊接或者铆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输送带辊轮轴测温光缆的安装夹具中,所述顶 杆螺母与所述顶杆螺柱之间采用螺纹传递连接,所述顶杆螺母外形呈六角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输送带辊轮轴测温光缆的安装夹具中,所述锁 紧螺母与所述顶杆螺柱之间采用螺纹传递连接,所述锁紧螺母外形呈六角状。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光缆安装夹具的支撑板固定 在输送带辊轮总成上的主横梁上,并通过该顶杆螺柱与输送带辊轮总成上的 公共立柱固定,将测温光缆穿过夹具支撑板顶部的卡槽,实现了测温光缆与 公共立柱的可靠接触,从而实现温度测量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且因光缆设置 在公共立柱的上端,使得一根光缆可同时检测相邻的2副辊轮,大大节约了 资源、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地,光缆夹具与输送带辊轮总成的公共立柱固定,夹具的燕尾卡 槽与主横梁紧密贴合,限制了夹具四个方向自由度,夹具的顶杆螺母用扳手, 可以很方便的实现与公共横梁的预紧,又限制了夹具两个方向自由度,实现 夹具的可靠固定。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适用于输送带辊轮轴测温光缆的安装夹具的左 视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适用于输送带辊轮轴测温光缆的安装夹具的主 视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夹具安装主视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夹具安装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 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 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适用于输送带辊轮轴测温光缆的安装夹具,如图1a和 图1b所示,包括支撑板,其底部固定在输送带辊轮总成上的主横梁上;该支 撑板1上设有顶杆螺柱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顶杆螺柱2设于支撑 板1的中部;该顶杆螺柱2上套设有顶杆螺母3和锁紧螺母4。如图2b所示, 该支撑板1通过该顶杆螺柱2与输送带辊轮总成Ⅰ上的公共立柱4固定;该 支撑板1的顶部设有卡槽A,测温光缆Ⅲ安装于该卡槽A内。卡槽A可设为U 型卡槽,更好地卡设光缆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91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