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大比例尺立体放矿模型及其放矿模拟铲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7615.1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7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甘德清;孙瑞卿;陈超;卢宏建;张亚宾;王晓雷;高锋;孙成;侯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65/34 | 分类号: | B65G65/34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06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比例尺 立体 模型 及其 模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矿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模拟不同分段高度、进路间距、崩矿步距和端壁倾角的多功能大比例尺立体放矿模型及其放矿模拟铲。
背景技术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是20世纪60年代初从国外引进的一种采矿方法。由于它具有结构简单、机械化程度高、成本低、安全性能好、采矿强度大等优点,很快在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得到了推广,尤其在我国地下黑色金属矿山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地表资源逐渐枯竭,大多数露天矿已逐步转入地下开采,在当前降本增效开采的矿业背景下,如何最大程度的开采矿石资源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因此在采矿生产前进行采矿方法结构参数和放矿参数的优化研究尤为必要。
放矿模型相似模拟试验是采矿工程中进行工业试验前重要的放矿参数优化方法。模拟工业现场放矿过程,使模型放矿与现场放矿过程达到物理相似,利用这种方法通过试验研究,掌握和了解放矿过程中崩落矿岩的运动规律、崩落矿石在放矿过程中的损失和贫化等技术问题,进而优化采矿方法结构参数和放矿参数。
传统的放矿模型比例尺小,相似程度不高,大多采用固定式结构,无法灵活拆装,可模拟的参数单一且数量少,若改变试验参数,则原有模型不能应用,需重新制作试验模型。这种固定式装置无法重复利用,材料浪费大,尤其对于大比例尺的放矿模型,因装置制作工艺复杂、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造成放矿模型相似模拟试验费时费工,工作效率低。
针对多功能大比例尺立体放矿模型,由于模拟试验工作量大,试验技术复杂,一些模拟技术与工程实际差别较大,相似度不高。这些模拟技术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现有技术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技术难题:
1、模拟矿壁:传统的放矿模型大多采用板式矿壁,其摩擦系数与现场实际相差较大。且在生产工艺中,同一分段的两条相邻进路之间的边孔角以下三角矿柱由下一分段回采时打孔崩落,在矿壁模拟过程中需要考虑这种工艺上的要求。因此实现原岩与爆堆的有机转换是一个技术难题。
2、模拟出矿:传统的放矿模型通常模拟电耙出矿,与当前普遍应用的铲运机的铲矿动作、铲斗运行轨迹相差甚远,而铲装动作、方式直接影响矿石的下落速度与爆堆的松散效果。因此模拟出矿设备的铲矿动作、铲斗运行轨迹是个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是提供一种基于矿壁摩擦约束的多功能大比例尺立体放矿模型;而是提供一种与该放矿模型配套使用的放矿模拟铲。
实现上述目的爱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大比例尺立体放矿模型,该放矿模型主要由箱体和底座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分为覆盖层部分和矿石分段部分,覆盖层部分和矿石部分之间用紧固件连接;用以模拟采矿层的矿石分段部分分为多层,每一层分别设置有进路,进路的端部有进路口,矿石分段部分的两端侧壁上开设有用以插入模拟矿壁钢筋的矿壁插孔,钢筋插进矿壁插孔内,形成栅式嫁接矿壁,底座位于矿石分段部分的底部与箱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模型是按1:50比例制作的三维物理放矿实验立体模型。
作为优选,所述模型的箱体由壁板、立柱组成,箱体的壁板与箱体立柱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是高2.245m,长1.125m,宽1.2m的长方体。
作为优选,所述模型的底座为矩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矿石分段部分的每个分段分别设有多个进路,该进路菱形布置,进路的断面呈矩形结构。
作为优选,矿石分段部分的每个分段分别设有三个进路。
作为优选,箱体侧壁的矿壁插孔倾斜角度各异。
一种与多功能大比例尺立体放矿模型配套使用的放矿模拟铲,所述放矿模拟铲包括铲把、铰结轴、铲斗,铲斗通过铰结轴与铲把铰接为一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模型采用相似模拟理论和边界控制理论,进行高相似度的物理模拟实验。模型本体可以灵活更改分段高度、进路间距、崩矿步距、矿壁倾角等技术参数,有效实现无底柱分段崩落放矿。可实现对不同分段高度进行模拟;对不同进路间距进行模拟;对不同崩矿步距进行模拟;对不同端壁倾角进行模拟。该模型采用栅式嫁接矿壁技术,顺利实现放矿过程中松散矿岩与矿壁自行摩擦,解决了形成前倾漏斗的相似问题。而且提供了一种与模型配套使用的铰接式活动铲斗,采用铰接式活动铲斗代替传统的耙式铲。高度模拟铲运机铲矿方式,有效控制实验中矿石运搬对椭球体发育的影响,对矿山工业实验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箱体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理工大学,未经华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76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工位砼料喂料系统
- 下一篇:收料装置及具有该收料装置的装雪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