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发性脂肪瘤吸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7208.0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2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武连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连生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42208 | 代理人: | 程祥 |
地址: |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发性 脂肪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发性脂肪瘤吸除器。
背景技术
体表多发性脂肪瘤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随着人们现在饮食习惯及食品安全问题的凸显,发病率正呈现上升的趋势。虽然多发性脂肪瘤一般不会直接危及健康,但是随着瘤体的增大也会引起压迫症状、影响外观、遭人歧视、造成患者心理压力。体表多发性脂肪瘤采用一个瘤子一个切口的手术方法治疗,手术后会留下众多的手术瘢痕影响外观;以至医生与患者都难以接受该种治疗方法,迫切需要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替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发性脂肪瘤吸除器,这种多发性脂肪瘤吸除器,可用于一个切口除去附近多个脂肪瘤的手术,避免传统手术留下的众多疤痕与不雅外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发性脂肪瘤吸除器,包括吸管和与吸管连接的手柄,所述手柄内具有负压通道,吸管一端插接在负压通道内,吸管另一端呈弧形,吸管的弧形内弧面设有与吸管内腔相通的孔一。
所述手柄侧壁设有凹面,所述凹面与拇指指腹对应配合,用于手术时拇指按压操作。
所述凹面设有与负压通道相通的孔二。
为增加舒适感,便于医生的手术操作,所述手柄为防滑手柄,如滚花手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手术前先用记号笔标示出各瘤体的位置,选择居中瘤体设计手术切口线。常规消毒、铺置无菌巾、局麻成功后,切开皮肤切口直视下取出第一枚瘤体。继用局麻药经切口向临近瘤体的位置做皮下浸润麻醉,将本实用新型手柄通过连接管连接负压源后,再用本实用新型经切口向瘤体,作皮下隧道直达瘤体、并按瘤体标记线的范围钝性剥离第二枚瘤体。最后启动负压源,用带负压的吸管将剥离瘤体吸住并经皮下隧道至手术切口拖出。如此类推,摘除其它瘤体,检查瘤体完全取出后,间断缝合切口。局部加压包扎,抗感染治疗3d,缝合切口术后7—10d拆线。本实用新型根据脂肪瘤有完整包膜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利用皮下隧道易于剥离;配合负压吸刮技术易于摘取且不复发的特性所设计。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切口,对其同一平面、半径距离24cm范围内的大小脂肪瘤,进行360°环形摘除手术,避免传统手术留下的众多疤痕与不雅外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用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一个切口除去附近多个脂肪瘤,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吸管1和与吸管1连接的手柄2,所述手柄2内具有负压通道4,吸管1一端插接在负压通道4内,吸管1另一端呈弧形,这样不仅对周围组织损伤小,而且吸刮定位更准确更省力,吸管的弧形内弧面8(即如图2中8所指吸管弧形段凹面)设有与吸管内腔5相通的孔一6。
所述手柄2侧壁设有凹面3,所述凹面3与拇指指腹对应配合,用于手术时拇指按压操作。
所述凹面3设有与负压通道相通的孔二7,用于通过操作者拇指手工控制吸管负压。
为增加舒适感,便于医生的手术操作,所述手柄为防滑手柄,如滚花手柄。
本实用新型吸管采用插接在手柄内与手柄连接,因此,可根据瘤体大小、切口的大小选择不同直径和长度的吸管。因此,吸管可以根据瘤体大小、切口的大小随意选择。如各只吸刮管可以选用如下规格:长度24cm、直经0.5cm;长度24cm、直经0.6cm;长度24cm、直经0.7cm;长度24cm、直经0.8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连生,未经武连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72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方便的泌尿外科用导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紫外灭菌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