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交车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6714.8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1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马清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清海 |
主分类号: | B60P1/44 | 分类号: | B60P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30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交车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交车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公交车是客车类中大、中型客车的典型车型,是为专门解决城市和城郊运输而设计及装备的商用车,设有乘客座椅及供乘客站立与走动的通道,要求站立面积大,车厢内通道与出入口宽、两个以上车门,踏板低。但现有技术中公交车的进出口一般采用台阶式进出方式,比如乘坐轮椅的乘客上下公交车时,非常不便,需要另外的多个人员帮助才能实现上下车,浪费大量时间,并且搬动乘坐轮椅的乘客时,容易发生倾翻、碰撞等情况,造成乘客的损伤。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交车辅助装置,以方便乘坐轮椅的乘客上下公交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方案包括:
一种公交车辅助装置,其包括设置在公交车底部的容纳腔,其中,该容纳腔设置在公交车进出口下部,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一平板车体,第一平板车体能沿容纳腔直线移动,容纳腔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第一平板车体末端相连接;第一平板车体上方设置有第二平板车体,第一平板车体与第二平板车体之间通过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相连接,第一铰接杆或第二铰接杆上设置有一第一驱动液压泵;公交车进出口处于打开状态,驱动电机推动第一平板车体沿容纳腔向前移动伸出公交车车体,第一驱动液压泵拉动第一铰接杆或第二铰接杆运动,使第二平板车体升起,第二平板车体与公交车进出口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第一驱动液压泵推动第一铰接杆或第二铰接杆运动,使第二平板车体下降,第二平板车体与公交车进出口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公交车进出口处于关闭状态,第一驱动液压泵推动第一铰接杆或第二铰接杆运动,使第二平板车体下降至第一平板车体上表面,驱动电机拉动第一平板车体与第二平板车体向容纳腔内部移动,将第一平板车体与第二平板车体收纳于容纳腔内。
所述的公交车辅助装置,其中,第二平板车体前端铰接有一翻板,该翻板配置有第二驱动液压泵,第二驱动液压泵的动力输出轴与翻板的下端相连接,第二驱动液压泵能控制翻板绕第二平板车体前端转动一百八十度;公交车进出口上设置有扶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公交车辅助装置,专门针乘坐轮椅的乘客上下公交车而设计的,当乘坐轮椅的乘客上车时,公交车进出口处于打开状态,驱动电机推动第一平板车体沿容纳腔向前移动伸出公交车车体,此时,第二平板车体与公交车进出口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乘客推动轮椅到达第二平板车体上,然后第一驱动液压泵拉动第一铰接杆或第二铰接杆运动,使第二平板车体升起,第二平板车体与公交车进出口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此时,乘客推动轮椅到达公交车内;而当乘坐轮椅的乘客下车时,其各个部件的运动次序与乘坐轮椅的乘客上车时的次序相反,从而方便了乘坐轮椅的乘客上下公交车;而当公交车行进过程中,公交车进出口处于关闭状态,第一驱动液压泵推动第一铰接杆或第二铰接杆运动,使第二平板车体下降至第一平板车体上表面,驱动电机拉动第一平板车体与第二平板车体向容纳腔内部移动,将第一平板车体与第二平板车体收纳于容纳腔内,使辅助装置不会影响公交车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公交车辅助装置处于升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公交车辅助装置处于下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公交车辅助装置收纳入容纳腔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交车辅助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清海,未经马清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67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