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6417.3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5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斌;姚坤磷;曾晨辉;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55 | 分类号: | H01R13/655;H01R13/659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接地片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连接器传输速度的不断提升,电连接器内信号串扰(cross-talk)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有必要提升电连接器内的屏蔽效果。现有申请号为CN201210294605.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通过接地片将第一接地端子和第二接地端子均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良好的屏蔽效果,但其接地片的固定方式不够可靠,第二绝缘块包括上端面及贯穿该上端面的至少一个固定槽,接地片的本体部贴置于该上端面上,接地片还包括自本体部向下弯折且卡持于所述固定槽内的固定片,接地片仅通过固定片卡持于固定槽,若发生振动或跌落,容易发生脱落,造成屏蔽效果失效。
另外,接地片通过第一接触指与第一接地端子接触,第二接触指与第二接地端子接触,第一接触指和第二接触指无朝向第一接地端子和第二接触端子抵压力,不易确保相互间形成接触,组装时,若第一接触指和第二接触指发生轻微变形,则会造成接触不良。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地片固定方式牢固,接地片与接地端子接触可靠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置有对接槽,所述绝缘本体内容置有上下排布的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的一端延伸至对接槽,另一端伸出绝缘本体,所述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由分别包含若干信号端子和若干接地端子组成,所述第一端子组通过一第一固定板绝缘块固定,所述第二端子组通过一第二固定板绝缘块固定,所述第一、第二绝缘块组装于绝缘本体上,所述第一固定板叠置于第二固定板上方,其所述第一固定板绝缘块和第二固定板绝缘块间设置夹持有一金属接地片,所述接地片两的上下侧面反向延伸有若干抵接接触第一、第二端子组各接地端子的若干弹片。
进一步,所述第一绝缘块和第二绝缘块凹设有收容弹片的若干让位槽,所述接地端子暴露于让位槽与弹片接触。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板绝缘块设置有若干使第一端子组的信号端子外露的若干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固定板绝缘块设置有若干使第二端子组的信号端子外露的若干第二开口。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板绝缘块与第一端子组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固定板绝缘块与第二端子组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接地片设置有若干定位孔,所述第一固定板绝缘块和或第二固定板绝缘块设置有若干与定位孔配合的若干定位柱。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板绝缘块设置有若干与第二固定板绝缘块上的定位柱配合的若干第一组装槽,所述第二固定板绝缘块设置有若干与第一固定板绝缘块上的定位柱配合的若干第二组装槽。
进一步,所述第一绝缘块向下固定于第二绝缘块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板绝缘块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定位槽和一第一凸块,所述第二固定板绝缘块两端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定位槽和第一凸块配合的第二凸块和第二定位槽。
进一步,所述第一端子组的下部上一体成型有起固定作用的第三固定板绝缘块,所述第三固定板绝缘块位于与第一固定板绝缘块相邻而远离对接槽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接地片组装于第一绝缘块和第二绝缘块间,使得接地片固定方式更加牢固,不会因各种振动或跌落而造成接地片发生位移,接地片两侧面反向延伸有若干抵接接地端子的弹片,使得接地端子均电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良好的屏蔽效果,而弹片与接地端子为弹性接触,弹片具有朝向接地端子的抵压力,使得接触更加牢固,不容易因轻微变形而造成接触不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装状态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组装半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接地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端子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端子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64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插座
- 下一篇:一种具有探温功能的滤毒器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