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电子脉冲按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6195.5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3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斌;林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杨树民 |
地址: | 510075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电子 脉冲 按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保健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脉冲按摩器,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电子脉冲按摩器。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出售的便捷式按摩器的按摩轮的运动主要是使用机械转动,使用者移动按摩器并通过按摩轮机械运动对人体按摩部位产生按摩的效果。但是机械按摩的缺点是无法实现达到按摩部位深层的效果,同时不同的按摩器对于按摩范围也很有限,使用者会遇到无法按摩到自己想要按摩的部位困难。大型的理疗按摩器虽然能达到理想的按摩效果,但是由于条件所限,无法随时、无障碍的使用。这些缺陷给使用者购买需求造成了一些心理负担。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按摩器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于任何场合,随时使用的手持式电子脉冲按摩器,通过它可以在手掌过能够顾及到自己身体的范围内,实施具有脉冲理疗效果的按摩,解决了现有按摩器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式电子脉冲按摩器,它包括一个中间具有手指夹持部的按摩器壳体,所述按摩器壳体手指夹持部两端分别延伸成型出一半球操作部和一盘形按摩部,所述半球操作部的操作面板上装有与内部控制电路连接的操作键,所述盘形按摩部装有与内部蓄电池连接的电子脉冲发生器相连的脉冲按摩板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持式电子脉冲按摩器,其特征还在于,
所述盘形按摩部的脉冲按摩板面上设有两个软硅胶脉冲凸起头。
所述半球操作部的操作面板设有通过操作键调节设定脉冲强度的控制界面,操作面板的下方设有蓄电池充电口。
所述按摩器壳体采用塑胶材料或硅胶硅材料成型。
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电子脉冲按摩器使用硅胶软体材料,与手部接触的部分造型与手部最舒适的姿势契合且手感细腻。它通过脉冲按摩板面上两个软硅胶脉冲凸起头内连接的电极所释放的脉冲电流刺激人体肌肉,对进行按摩部位适当的按摩达到理疗的效果,让人身体疲劳或酸痛的部位得到放松。
附图说明
图1a、图1b是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电子脉冲按摩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脉冲按摩板面示意图。
图中,1.按摩器壳体,2.手指夹持部,3.半球操作部,4.盘形按摩部,5.操作面板,6.操作键,7.脉冲按摩板面,8.脉冲凸起头,9.蓄电池充电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手持式电子脉冲按摩器,如图1a、图1b和图2所示,它包括一个中间具有手指夹持部2的按摩器壳体1,所述按摩器壳体1手指夹持部2两端分别延伸成型出一半球操作部3和一盘形按摩部4,所述半球操作部3的操作面板5上装有与内部控制电路连接的操作键6,所述盘形按摩部4装有与内部蓄电池连接的电子脉冲发生器相连的脉冲按摩板面7,盘形按摩部4的脉冲按摩板面7上设有两个软硅胶脉冲凸起头8;半球操作部3的操作面板5设有通过操作键6调节设定脉冲强度的控制界面,操作面板5的下方设有蓄电池充电口9。
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电子脉冲按摩器使用时,先将电子脉冲按摩器手指夹持部2夹持在食指和中指之间,根据身体按摩部位的需要,按下操作面板5上的操作键6“on”键,然后按“mode”键,选择不同的模式,脉冲按摩模式选择好后,按“on”或“off”不同的键,可以分别调整脉冲电流的力度大小。调整好后再将手持式电子脉冲按摩器的脉冲按摩板面7与人体按摩部位接触,通过脉冲按摩板面7上两个软硅胶脉冲凸起头8内连接的电极所释放的脉冲电流刺激人体肌肉,对进行按摩部位适当的按摩,让人得到放松。
按摩终止时,只要按一下操作面板5上的操作键6“mode”键,退出,再按下“off”键,即可停止。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一般按摩器的按摩和使用方式,使用手持式电子脉冲按摩器,利用电子脉冲技术达到使用者想达到的理疗效果,其外形结构考虑了手部舒适的造型设计,操作既简单又能方便的按摩到身体各个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器壳体1采用塑胶材料或硅胶硅材料成型,手持不仅轻巧而且触感良好。
上述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不是用来限制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范围,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保护范围所述的内容做出的等效变化和修饰,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61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肤病用多功能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仪
- 下一篇:碗状喷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