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3183.7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0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谢仁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G3/08 | 分类号: | F16G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601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带 接头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状体接头处的连接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皮带输送机作为粉体物料连续输送的有效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如冶金、矿山、火电、化工等。输送带接头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接头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输送带的使用寿命和输送生产线能否平稳顺畅地运行,接头的强度和适应性几乎直接决定着皮带输送机的应用场合。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接头方法有:机械卡子连接法、橡胶热硫化法和粘合剂冷粘法。机械卡子连接法的缺点是接头寿命短、接头处容易漏料,而且不利于配套使用分料闸板,应用场合较少;橡胶热硫化法接头强度高、寿命长,但需要专用硫化机施工,增加了接头施工难度,而且耗时长,对生产影响较大,应用场合受限制;粘合剂冷粘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但一般接头粘合后2小时,可承受较轻负荷,延长固化时间至12小时以上,才完全达到原设计负荷,一般养护8小时以上,在基本达到原设计负荷强度时,方可满负荷生产,但在连续生产工况下,8小时的养护时间太长,轻负荷运行又无法正常生产要求,粘合剂冷粘法因养护耗时较长的缺陷而限制其适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包括设于输送带首端和尾端叠合面之间的粘合层,输送带首端和尾端叠合连接形成连接部。还包括同时贯穿上述输送带的上述连接部的复数个钉体,钉体的头端膨大而限位于连接部的外侧面,钉体的尾端限位于连接部的内侧面。
进一步地:
相邻的两个上述钉体之间的距离为20~30㎜。
复数个上述钉体排布成至少两行沿输送带宽度方向延伸的钉带,相邻的两行钉带的对应钉体间隔交错分布,彼此相邻的三个钉体连线呈正三角形。
每一行上述钉带的所有钉体的头端与连接部外侧面之间配设有同一上垫片;每一行上述钉带的所有钉体的尾端与连接部内侧面之间配设有同一下垫片。每一上垫片和每一下垫片可以独立设置,但是优选相邻的两行上述钉带配置的上垫片呈合页状铰接,相邻的两行上述钉带配置的下垫片呈合页状铰接。
钉体优选采用以下两种类型:一是,钉体为螺钉,上述下垫片设有盲孔孔位,上述钉体的尾端与对应的盲孔孔位螺纹连接;二是,钉体为鞋钉,上述钉体的尾端弯折形成回钩。
快速提高接头连接强度的方法,该方法使用上述的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该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
a.将输送带的首端和尾端对准,通过粘合剂常温冷粘,并通过锤子敲打预固定;
b.将上述钉体由输送带的外侧面向内钉入,并贯穿输送带的上述连接部,通过弯折钉体尾端或者通过螺纹锁固的方式,使得钉体尾端限位于连接部的内侧面;相邻的两个钉体的距离为20~30㎜;
c.养护1~2.5小时,输送带即可正常投入使用。
由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的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的配置,能够快速提高输送带接头的连接强度,有效缩短接头连接强度达到原设计负荷标准的养护时间,养护时间由8小时以上缩短至1~2.5小时甚至更短,使得输送带能够快速投产,提高生产效率,使得输送带接头的粘合剂冷粘法连接方式的适用性更好,具备良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一的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方式一的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方式二的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方式二的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参照图1、图2,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包括设于输送带首端1和尾端2叠合面之间的粘合层3,输送带首端1和尾端2叠合连接形成连接部12。还包括同时贯穿上述输送带的上述连接部12的复数个鞋钉4,该鞋钉4为钢质圆头鞋钉4,鞋钉4的头端膨大而限位于连接部12的外侧面,鞋钉4的尾端弯折形成回钩而限位于连接部12的内侧面。复数个上述鞋钉4排布成三行沿输送带宽度方向延伸的钉带,相邻的两行钉带的对应鞋钉4间隔交错分布,彼此相邻的三个鞋钉4连线呈正三角形,相邻的两个上述鞋钉4之间的距离为20~30㎜。
快速提高接头连接强度的方法,该方法使用上述的输送带接头连接装置,该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智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31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行轴斜齿轮减速机
- 下一篇:六自由度无人直升机机载设备被动减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