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防止结垢的快速投料式吸热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2910.8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9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小碰 |
主分类号: | F24H1/22 | 分类号: | F24H1/22;F24H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2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防止 结垢 快速 投料 吸热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处理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防止结垢的快速投料式吸热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常简称为锅炉,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
为了提高锅炉的工作效率和节省能源,通常在烟气通道内设置热交换管网,热交换管网与储水箱相通,形成余热锅炉,但是热交换管网的余热利用率不高,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传统的投煤方式不便于控制投煤量和投煤速率,人工投放,增加了劳动强度,容易发生烫伤事故;由于环境复杂,天气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当进入锅炉煤仓的煤质较湿,经常导致落煤管阻塞,造成锅炉负荷被迫骤降,甚至停炉停机事故,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生产运行;另外,使用时直接将自来水通入到锅炉内,自来水中含有一些钙离子、镁离子,会使锅炉的受热面结垢,大大降低锅炉传热效率,堵塞管子,受热面金属过热损坏,如鼓包、爆管等,另外还会产生金属腐蚀,减少锅炉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结垢的快速投料式吸热锅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防止结垢的快速投料式吸热锅炉,包括燃烧室和水箱,所述水箱内设置有炉膛,所述炉膛的底部连通燃烧室,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水箱的顶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炉膛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蛇形吸热管,所述蛇形吸热管与水箱、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所述炉膛的顶部安装有出烟口,所述蛇形吸热管与出烟口之间的管壁上还设置有隔板;所述燃烧室从内至外依次为耐火层和保温层,所述燃烧室的顶部开设置有投煤口,所述燃烧室的底部安装有炉桥;所述投煤口处还设置有输煤管道,所述输煤管道内安装有推进螺杆,所述推进螺杆的端部连接有电动机,所述输煤管道的上侧安装有落煤斗;所述进水管的左侧还连接有除水垢装置,所述除水垢装置包括钠离子交换器、与电机相连的水泵、水箱、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第三水管,所述钠离子交换器的顶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口,所述钠离子交换器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出水口,所述水箱的顶部开设有第三出水口,所述水箱的一侧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三进水口,第一水管与水箱的第三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水管的入水口与钠离子交换器的第二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水管通过水箱的第三出水口与水箱连通,所述第三出水口伸入至水箱的底部,所述第二水管与水泵的吸水口相连,第三水管的入水口与水泵的出水口相连,第三水管的出水口与第一进水口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板呈倾斜放置,倾斜角度设置为30-45°。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落煤斗的底部设置有控制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水管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水管上设置有第二开关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结构简单、节能环保,通过燃烧室内设置炉桥和保温层保证煤炭的充分燃烧,提高煤炭的利用率,保温隔热效果好,通过若干蛇形吸热管与燃烧的火焰和烟气充分热交换,增大了热接触面积,提高了热量吸收效率和节省能源;通过输煤管道实现对燃烧室的快速投煤,有效避免烫伤事故的发生,通过控制阀和调节电动机的转速有效控制投煤的量和速率,同时推进螺杆有效避免输煤管道堵塞,增加了投煤效果;隔板的设置使得烟气进入出烟口时具有一个缓冲的作用,能有效避免烟气过快进入出烟口产生的烟气过滤装置堵塞现象;并且水经过钠离子交换器的处理后,除去了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使水中不易形成碳酸盐垢及硫酸盐垢,防止锅炉的受热面结垢,大大提高了锅炉传热效率,提高了锅炉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可防止结垢的快速投料式吸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小碰,未经张小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29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