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风挡遮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2704.7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5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姜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滨;李强 |
主分类号: | B60J11/02 | 分类号: | B60J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风挡 遮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遮挡车辆前挡玻璃视线的风挡遮挡器,主要用于交警在处理事故时阻止肇事车辆逃逸。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辅助设备较多,大都是用于保护车辆外形,如车辆前挡玻璃遮阳布或遮阳帘,主要用于在车辆泊位时防止车辆曝晒,维护车辆内设备和防止车内温度升温过高不利之后的驾驶。这些设备大都是给车主自身带来便利。另外,在交警处理车辆肇事等事故时,有许多不受法律约束的司机会猛踩油门驾车逃逸,给他人或交警带来次生撞伤。若交警在处理事故时能及时遮住驾驶室风挡玻璃,挡住驾驶员的视线,使驾驶员无法驾车逃逸,以利于交警及时处理事故、防止次生撞伤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一种交警在处理事故时能遮住风挡玻璃的遮挡器,便于交警及时又安全地处理交通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风挡遮挡器,包括筒体和遮挡帘,在筒体内通过其筒体两端装配有相对于筒体转动的轴;该遮挡帘绕在轴上,其一端固定在轴上,绕轴后其另一端从筒体的开口处伸出筒体外;该轴与筒体之间设有能使轴复位的复位弹簧;在筒体的外表设有第一吸合体;该遮挡帘的活动端处设有锚杆,在锚杆上设有第二吸合体。
进一步,该筒体由金属或塑料加工而成,该遮挡帘由不透明的柔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该遮挡帘的长度为1500mm至3000mm。
更进一步,该第一吸合体和第二吸合体由磁性材料制成;该第一吸合体和第二吸合体沿长度方向上均布,至少为三个。
更进一步,该第一吸合体和第二吸合体为沿长度方向上均布的条状体。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风挡遮挡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携带方便等特点外,在交警处理事故时,能及时遮住肇事车辆驾驶员视线,以防逃逸,另外还能更好地保护交警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遮挡帘拉出筒体状态时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针对于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筒体结构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构件标记含义如下:1、筒体;2、遮挡帘;3、轴;4、复位弹簧;5、第一吸合体;6、锚杆;7、第二吸合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遮挡器主要包括筒体1和遮挡帘2,该筒体1为内空的圆筒状(参见图3),由金属或塑料等材料加工而成,该遮挡帘2由不透明的柔性材料制作而成。在筒体1内通过其筒体两端装配有能相对于筒体1转动的轴3,图3所示,轴3插装于筒体两端的端盖凹槽内或装于端盖的轴孔中,也可采用轴承等装配方式将轴可转动地装配于筒体1上。该遮挡帘2绕在轴3上,其一端固定在轴3上,绕轴后其另一端从筒体的开口处伸出筒体1外。上述的轴3与筒体1之间设有能使轴复位的复位弹簧4,图3所示,该复位弹簧4的一端固定在轴3上,其另一端固定在筒体1上;当用力拉遮挡帘时,克服其弹簧力即可把绕在轴上的遮挡帘拉出筒体外,一旦放开,在弹簧力的作用力,遮挡帘即可缩回筒体内并随轴的旋转而有次地缠绕在轴上。在筒体1的外表上设有第一吸合体5,用于将该筒体吸合在车辆风挡玻璃上部的车身上。该遮挡帘的活动端处设有锚杆6,在锚杆上设有第二吸合体7,用于将锚杆吸合在车辆的保险杠上。
该遮挡帘的长度为1500mm至3000mm,便于将风挡玻璃完全遮住,以适合于不同车型。
该第一吸合体5和第二吸合体7由磁性材料制成,便于吸合在金属材质的车身上;为了保证其吸合能力,作为单独分布时,该第一吸合体和第二吸合体沿长度方向上均布,至少为三个;如图1所示,第一吸合体5为三个,沿筒体长度方向均布。作为整体,该第一吸合体和第二吸合体可采用沿长度方向上均布的条状体,其吸合能力更强,使用时更可牢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遮挡器的筒体1通过其上的第一吸合体5吸附在风挡玻璃上部的车身上,用力拉伸出筒体外的活动端处的锚杆6,把遮挡帘2从筒体1内拉出遮住风挡玻璃后,将锚杆6上的第二吸合体7吸附在车辆保险杠等上。这样即可遮住驾驶室前的风挡玻璃,从而挡住驾驶员视线,使之无法驾驶。在收藏时,放开锚杆6,遮挡帘2在复位弹簧4的作用下,自动转回筒体1内,并有次地缠绕在轴3上,便于携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滨;李强,未经姜滨;李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27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及其动力电池加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旋转车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