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汇流排制作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12037.2 | 申请日: | 2015-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0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义忠;林雁斌;张建章;叶治胜;李雪锋;余万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悦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9/22 | 分类号: | B22C9/22 |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汇流 制作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汇流排制作模具。
背景技术
在电池行业,尤其是铅酸蓄电池行业,常用的零部件包括极耳和与之匹配的汇流排,在汇流排的传统制作工艺中,需要使用模具,自上而下灌入铅液,铅液依次经过基道、流道、水口进入模型体中,成型之后脱模。
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在脱模过程中,汇流排与水口之间的会存在一定的端面,使得表面有毛刺,不平整;其次,在之后的工序中需要对汇流排中的部件进行搭桥,需要切割和焊接,工序繁多,影响效率;最后,在这个过程中会因为加工的误差使得连接部的铅液密度不同,从而影响导电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汇流排制作模具,结构简单,利于实施,进入模具的铅液一体成型,无需后续的搭桥动作,省去了流道,利于脱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汇流排制作模具,包含模具本体和开设在所述模具本体上的成型槽,所述模具本体上包含基道和开设在所述基道上且向下方贯穿所述模具本体的入液口,所述模具本体上方设有盖板,所述成型槽设在所述基道侧端。
铅液从所述入液口从下方压上,进入所述基道,所述基道在所述汇模具本体上延伸,所述成型槽可以设在所述基道的侧端,靠近所述基道,在压力的作用下,铅液从所述基道上进入所述成型槽,免去了传统技术的流道和水口,此外,所述成型槽的形状可直可弯,可以对于汇流排的过桥一体成型,无需切断焊接,保持稳定的电阻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基道上设有用于引导铅液流入所述成型槽的溢液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溢液坡为斜坡,按在水平方向远离所述基道中轴线方向逐渐向上方倾斜。
在压力的作用和所述溢液坡的斜坡结构设计下,铅液更易从所述基道中进入所述成型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成型槽靠近所述基道的位置设有用于阻止铅液回流的阻液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阻液坝侧面为平整面,在竖直方向上延伸。
所述阻液坝侧面平整,在竖直方向上延伸,所述成型槽中也并无压力动力来源,铅液进入所述成型槽中,不会回流,利于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成型槽包含过桥槽和端子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模具本体上还连接有侧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模具本体下方还设有垫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所述模具本体无需放入铅锅中,铅渣少,能耗低。
2、铅液从下而上被上压到所述基道中,再进入所述成型槽中一体成型,无流道无水口,工艺便捷,效率提升。
3、铅液在成型槽中一体成型,无需切割和焊接,提升汇流排的整体导电稳定性能。
4、所述溢液坡易于铅液进入成型槽。
5、所述阻液坝避免铅液回流。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A处的细节放大图。
图中:
1、模具本体,2、侧耳,3、垫片,4、成型槽,41、过桥槽,42、端子槽,5、入液口,6、基道,7、溢液坡,8、阻液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汇流排制作模具,包含模具本体1和开设在模具本体1上的成型槽4,模具本体1上包含基道6和开设在基道6上且向下方贯穿模具本体1的入液口5,模具本体1上方设有盖板,成型槽4设在基道6侧端。铅液从入液口5从下方压上,进入基道6,基道6在汇模具本体1上延伸,成型槽4可以设在基道6的侧端,靠近基道6,在压力的作用下,铅液从基道6上进入成型槽4,免去了传统技术的流道和水口,此外,成型槽4的形状可直可弯,可以对于汇流排的过桥一体成型,无需切断焊接,保持稳定的电阻率。
基道6上设有用于引导铅液流入成型槽4的溢液坡7。溢液坡7为斜坡,按在水平方向远离基道6中轴线方向逐渐向上方倾斜。在压力的作用和溢液坡7的斜坡结构设计下,铅液更易从基道6中进入成型槽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悦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悦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20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