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包滑枕静压导轨的油液可调密封及回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0912.3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6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岩;汤旭炜;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38 | 分类号: | B23Q1/38;F16J15/16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包滑枕 静压 导轨 可调 密封 回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全包滑枕静压导轨的油液可调密封及回收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静压导轨技术以其自身的优势,已经在数控机床制造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供油系统提供压力油,使两个滑动导轨面之间产生刚性油膜,从而极大的降低了两个滑动导轨间的摩擦力。高刚性油膜不但避免了导轨面的划伤,同时提高了机床的承受载荷能力。全包形式滑枕的静压导轨结构,滑枕垂直安装,导轨润滑面油量大,并且全包滑枕的四个边角完全对称加工较困难,四个边角位置漏油现象始终是一个难题,所以造成全包静压滑枕的密封及油液回收特别困难。一些数控机床制造厂家采用,根据全包滑枕截面定制刮油板,因全包滑枕加工难度较大,边角位置加工较难保证对称或尺寸一样,造成刮油板制造较困难,刮油板使用效果不理想,漏油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还有些数控机床制造厂家采用,根据全包滑枕截面定制模具,模具内部有注胶通道,通过填充注胶的方法密封滑枕,滑枕边角处漏油问题得以解决,安装初期效果显著,但是随着机床的使用,滑枕导轨面与胶层接触面的反复摩擦,特别是边角处,漏油现象还是重新发生,这样只能是采用反复重新注胶方法,解决漏油问题,注胶期间机床必须停机,并且注胶操作耗时较长,胶层价格较高,材料成本和停机维护成本高,难度大。由于以上问题,全包静压导轨的油液密封和回收问题不能彻底解决,造成全包静压导轨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
经检索,CN102909567公开了一种滑枕防漏油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机床的发明专利申请,该结构包括回转滑座、滑枕、滑枕接油盒,滑枕接油盒与回转滑座连接,滑枕接油盒上设有通孔,滑枕插入回转滑座和通孔中,并可在回转滑座通孔中往复滑动,滑枕具有平滑的表面,通孔上设有密封部,滑枕接油盒上还设有接油槽,接油槽与密封部上相对于回转滑座的一侧相通,虽然采用滑枕接油盒接收溢出的油液,但由于滑枕导轨面与胶层接触面反复摩擦,这种漏油现象还是无法得到实质性解决,导致油液密封问题无法得到彻底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导轨面磨损小、密封效果好、加工方便的全包滑枕静压导轨的油液可调密封及回收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包滑枕静压导轨的油液可调密封及回收结构,包括滑枕、滑板、接油盘、刮油板和刮屑板,其特征在于设有楔条、盘根、紧定螺钉、挡板和密封螺钉,所述接油盘下端经挡板与刮屑板固定连接,上端经垫板与刮油板固定连接,所述接油盘上端面设有凹槽,所述接油盘中心孔是由滑枕内孔和密封内孔构成,所述密封内孔的内壁由内向外呈喇叭形扩开,所述楔条呈锥台形,所述楔条表面均布设有螺钉穿孔,所述楔条的外斜面的斜度与所述密封内孔的斜度相同,所述楔条下端面与紧固板一体连接,且所述紧固板的内孔小于楔条内孔,所述接油盘的密封内孔内的滑枕密封套有盘根,所述楔条和紧固板插在密封内孔内,所述楔条经紧定螺钉与接油盘固定连接,所述楔条外壁与接油盘的密封内孔内壁相抵触,内壁与盘根外壁相抵触,所述紧固板上端面与盘根下端面相抵触,以利于通过楔条内壁对盘根径向进行压紧定位,通过紧固板上端面与盘根的轴向进行压紧定位盘根,并通过楔条插入在接油盘密封内孔的深度调整盘根与滑枕的紧密度,当盘根与滑枕长时间摩擦后,出现间隙,可以通过拧进螺钉拉紧楔条,使楔条迫使盘根发生弹性变形,将盘根与滑枕紧密贴合,达到弥补滑枕导轨面的间隙,解决了润混油渗漏的实质性技术问题,显著提高了回收油液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可在所述接油盘的四个边角处设有角楔块、压块和顶紧螺钉,所述压块经螺钉固定在接油盘的边角处,所述角楔块表面设有螺钉穿孔,所述角楔块的外斜面的斜度与所述压块内壁的斜度相同,所述角楔块内侧设有卡槽,所述接油盘的密封内孔内的滑枕上密封套有盘根,所述角楔块经顶紧螺钉与接油盘固定连接,所述角楔块外壁与压块内壁相抵触,内侧经卡槽与盘根相抵触,以利于通过角楔块的卡槽对盘根径向和轴向进行压紧定位,并通过角楔块和楔条插入接油盘密封内孔的深度调整盘根与滑枕的紧密度,当盘根与滑枕长时间摩擦后出现间隙,可以通过拧进紧定螺钉和顶紧螺钉拉紧楔条和角楔块,使楔条和角楔块迫使盘根发生弹性变形,将盘根与滑枕周边紧密贴合,达到弥补滑枕导轨面的间隙,解决了润混油渗漏的实质性技术问题,显著提高了回收油液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可接油盘和滑板的连接面上设有O形密封条,以利于将滑枕上的静压导轨油封闭在接油盘内,油液再通过导油槽返回油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海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09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弧触发型混合限流熔断器
- 下一篇:一种钢磨棒自动倒棱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