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层压机的下层板输送线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9580.7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7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卓舒;周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7/09 | 分类号: | B65G57/0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层压 下层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层压机的下层板输送线。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环保型板材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自动化输送线将下层板输送至层压机中进行加热层压加工。在输送过程中,为提高运输效率,通常需要将板材堆叠起来形成一叠下层板后运输到层压机入料口并进行层压操作。
但由于上述环保型板材,尤其是对于建筑板而言,其重量非常大,而且面积及硬度均较高,事实上很难使用现有的机械手通过夹持或者真空吸取的方式稳固的抓起板材并将其堆叠形成一叠下层板。尤其是,当机械手夹持力过大时,还有可能造成下层板的表面损伤,不利于后期的层压操作。
另外,在机械手夹取时,需要实现下层板较好的定位才能准确的夹取下层板。为保证定位的精确度,需要各种传感器及气缸等的配合,实现方式较为复杂,生产成本及可靠性有待提高。
现有还有采用直接将下层板单独输送至层压机中进行加工的方式。但上述运输方式受限于下层板的面积,容易导致输送线长度过长,占地面积较大,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及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压机的下层板输送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重型下层板输送线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层压机的下层板输送线,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若干下托辊,驱动所述下托辊转动的驱动电机,其中,
所述下托辊包括第一下托辊和第二下托辊;所述第一下托辊与第二下托辊的旋转方向相反,控制下层板在第一及第二下托辊交界处停止;
所述下层板自动输送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两侧的、与第一下托辊和第二下托辊交界处的垂直导轨;
一对升降托架分别与所述垂直导轨连接,在气缸驱动下沿所述垂直导轨往复移动;所述升降托架在气缸驱动下,步进上升预定的距离;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升降托架上的下层板推下的上压辊;
所述升降托架及上压辊相配合,堆叠所述下层板至预定高度后;所述多个下层板通过所述输送线输送至层压机下层板入料口中。
所述的层压机的下层板输送线,其中,所述升降托架为长方形,其宽度为15cm,长度为25cm。
所述的层压机的下层板输送线,其中,所述升降托架上还设置有两个用于检测是否存在遮挡物的激光传感器,沿下层板输送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升降托架的两端。
所述的层压机的下层板输送线,其中,所述升降托架包括以预定间隔设置的两个托板,所述托板上设置有若干所述激光传感器。
所述的层压机的下层板输送线,其中,所述上压辊与所述下层板的静摩擦系数大于0.7;所述下层板与所述托架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小于0.5。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层压机的下层板输送线,通过设置升降托架的方式,能够稳定的实现下层板的提升,良好的实现了对于下层板的堆叠操作。而且,还通过反向运转的下托辊的方式,能够控制下层板准确的停止在交界处,实现了下层板的准确定位。
上述结构设置使得下层板的输送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避免了使用传统机械手夹持或者真空吸取的弊端,而且定位精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下层板输送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下层板输送线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层压机的下层板输送线,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层压机的下层板输送线。所述一种层压机的下层板输送线,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若干下托辊400,驱动所述下托辊转动的驱动电机,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形成典型的板材输送线。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下层板输送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两侧的垂直导轨100、升降托架200、气缸210以及上压辊300。
所述一对升降托架200分别与所述垂直导轨100连接,在气缸210驱动下沿所述垂直导轨往复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95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管摆管机
- 下一篇:一种生料立磨锁气下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