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蓝牙耳机的天线系统和一种蓝牙耳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09098.3 | 申请日: | 2015-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2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季忠;袁题训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44 | 分类号: | H01Q1/44;H01Q1/38;H01Q1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吴昊 |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牙 耳机 天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牙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蓝牙耳机的天线系统 和一种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蓝牙耳机的普及,用户对蓝牙耳机天线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同时, 由于市场激烈的竞争,蓝牙耳机产家纷纷减小耳机的尺寸并使用更多的金属 来提高蓝牙耳机的便携性和美感,以此吸引客户。由于可利用的空间减小和 金属外框对电磁波的阻碍作用,天线的设计变得越来越难。
一般的蓝牙耳机,含有蓝牙芯片和其他控制电路的PCB、电池和按键等都 安装在一个很小的塑料控制盒中,扬声器通过导线连接到塑料控制盒。传统 的天线设计采用monopoleIFA(单极倒F天线)以及Loop(环状)天线,由于 PCB板的尺寸小,天线性能很难提高,同时,如将塑料控制盒的框架设置成 金属的,天线的设计难度会更大。
便携式蓝牙设备的天线应该是全向性的,设计优良的蓝牙天线将会有助 于实现这个目标。由于蓝牙频段工作波长较短,对于传输路径中的障碍物或 者导体所造成的能量损耗相对较高,故应考虑有墙壁,金属外壳甚至人体等 电磁波障碍物的存在,所以蓝牙天线的增益也不能太小。另外从产品应用角 度来看,天线对于周围接地金属面十分敏感,电路板上的接地面或者是电路 板上防静电用的屏蔽金属片都会严重影响到天线辐射特性。因此,若要确保 蓝牙天线良好的工作特性以进一步提高蓝牙产品的传输质量,就必须要在蓝 牙天线设计中考虑上述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由于蓝牙耳机体积小,且采用金属外框导致阻碍天线信号 传输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蓝牙耳机的天线系统和一种蓝牙耳机, 以便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的天线系统,所述蓝 牙耳机包括控制盒、连接控制盒和扬声器的导线,包含蓝牙芯片的PCB板设 置在所述控制盒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有金属外框,所述导线为屏蔽 电缆,所述蓝牙耳机的天线系统包括所述PCB板、所述控制盒的金属外框以 及所述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其中,
所述PCB板上的蓝牙芯片的射频输出端电连接到所述控制盒的金属外 框上;
所述PCB板与所述金属外框之间的缝隙构成辐射缝隙;
所述PCB板的地分别电连接所述控制盒的金属外框和所述屏蔽电缆的 屏蔽层。
可选地,所述控制盒的金属外框与所述PCB板的地的连接点为一个或多 个。
可选地,所述控制盒的金属外框与所述PCB板的地的连接点的位置,根 据设定的天线谐振频率调试确定。
可选地,所述屏蔽电缆设置在所述控制盒的一端或者两端。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蓝牙耳机,包括控制盒、连 接控制盒和扬声器的导线,包含蓝牙芯片的PCB板设置在所述控制盒内,其 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有金属外框,所述导线为屏蔽电缆,所述蓝牙耳机的 天线系统包括所述PCB板、所述控制盒的金属外框以及所述屏蔽电缆的屏蔽 层;其中,
所述PCB板上的蓝牙芯片的射频输出端电连接到所述控制盒的金属外 框上;
所述PCB板与所述金属外框之间的缝隙构成辐射缝隙;
所述PCB板的地分别电连接所述控制盒的金属外框和所述屏蔽电缆的 屏蔽层。
可选地,所述控制盒的金属外框与所述PCB板的地的连接点为一个或多 个。
可选地,所述控制盒的金属外框与所述PCB板的地的连接点的位置,根 据设定的天线谐振频率调试确定。
可选地,所述屏蔽电缆设置在所述控制盒的一端或者两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塑料的控制盒设计成带有金属 外框的控制盒,通过把PCB板、金属外框以及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作为天线系 统的一部分,在不增加耳机体积的情况下大大增加了天线的体积,使蓝牙耳 机的外观设计更加灵活;且利用金属外框和屏蔽电缆的屏蔽层提高天线的屏 蔽性能,在相同环境下比传统天线性能更优越,解决了金属外框阻碍天线信 号传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耳机的天线系统原理示意 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90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