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膜片式双向密封硬密封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8958.1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5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雷功瑜;杜可庆;许开化;何圣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福龙阀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6 | 分类号: | F16K1/226;F16K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1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膜片 双向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双向密封蝶阀。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双 向流介质管道。
背景技术
蝶阀的结构一般包括阀体、阀座、阀杆、蝶板,利用蝶板密封面与阀座密封面的相 互挤压实现阀门的密封,为了提高蝶板与阀座之间的密封比压,现有蝶阀较多采用三偏心 结构。但是,在蝶阀关闭状态受管道反向介质压力时,由于阀杆与阀体、蝶板之间存在配合 间隙,介质压力会推动蝶板向离开阀座的方向移动,使得蝶板密封面与阀座密封面之间发 生泄漏,不能使用于双向介质管道。为了实现蝶阀双向密封功能,一般采用将阀座设计成浮 动结构,在反向介质时阀座受反向介质压力推动与蝶板压紧密封配合,这种结构需要解决 浮动阀座径向与阀体之间的密封问题,一般采用在浮动阀座径向与阀体通道内壁之间设置 O型密封圈来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问题。其缺点是在经过长期使用后,阀座与阀体之间的O 型密封圈因磨损、老化发生泄漏,增加了泄漏点,降低了密封可靠性和产品使用温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适用于双向介质压力管 道,密封性能可靠、使用温度高的膜片式双向密封硬密封蝶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阀体、蝶板、阀杆,阀体、蝶板、阀杆之间具有三偏心结 构,阀体通道内制有与蝶板密封面相互配合的阀座密封面;主要是阀座密封面采用膜片密 封环,该膜片密封环的两端与阀座通道的两端采用焊接密封连接,膜片密封环正面具有与 蝶板密封面相互配合的密封面,在膜片密封环背面的阀座内制有环形腔室,该环形腔室通 过引压孔与阀体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阀座密封面采用膜片密封环,在膜片密封环背面的阀座内制 有与阀体通道连通的环形腔室,在反向工作状态下,反向介质压力通过环形腔室作用于膜 片密封环背面,将膜片密封环受压变形与蝶板压紧密封配合,其双向密封性能好,使用温度 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I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1阀体、2密封圈、3蝶板、4阀杆、5驱动装置、6膜片密封环、7环形腔室、8引压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膜片式双向密封硬密封蝶阀,包括阀体1、蝶板3、阀杆4、驱动装置5, 阀体1、蝶板3、阀杆4之间具有三偏心结构,阀体1通道内制有与蝶板密封面相互配合的阀座 密封面,蝶板密封面采用密封圈2压装在蝶板3上组成;阀座密封面采用膜片密封环6,该膜 片密封环6的两端与阀座通道的两端采用焊接密封连接,所述阀座通道即凸出在阀体1通道 内的环形凸台的内孔,膜片密封环6正面具有与蝶板密封面相互配合的密封面,所述膜片密 封环6正面即为朝通道的一面,在膜片密封环6背面的阀座内制有环形腔室7,该环形腔室7 通过引压孔8与阀体1通道连通,将阀体1通道内的介质引入环形腔室7,如图2所示。在反向 工作状态下,反向介质压力推动膜片密封环6与蝶板3压紧密封配合。避免阀座与阀体之间 安装密封圈产生磨损后对密封性能的影响,使阀体、阀座、蝶板等过流部件之间完全金属配 合,提高耐温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福龙阀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科福龙阀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89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保护阀座阀芯密封面的调节阀
- 下一篇:一种单偏心卡箍式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