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封闭式管型散热通道的电热油汀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8043.0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1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俞小芳;周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展知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4 | 分类号: | F24D13/04;F24D19/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胡志萍 |
地址: | 31532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封闭式 散热 通道 电热 油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封闭式管型散热通道的电热油汀,以提升油汀的散热效果。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家用取暖器,以电热油汀居多,因为其具有使用安全、可移动、保温性能好等的优点而很受人们的青睐。油汀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加热体加热封闭空间内的油,热油的自然循环加热散热体的外表面,然后热量通过外表面向外辐射,而达到外部空间温升的效果。但其缺陷是散热片体积小,散热片之间的间隙大,并且难以使油汀周围冷热空气实现对流。
因此为了改善电热油汀所存在的缺陷,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不断推出了一些改良的电热油汀。如公告号为CN201425342Y所公开的一种“电热油汀”,通过在散热片外侧设置辅助散热片,来增加散热片面积,但是由于辅助散热片与散热片之间并没有构成封闭的管状散热通道,因此散热片周围的冷热空气对流效果还是存在不足。而公开号为CN204084573U所公开的“一种具有管状散热通道的电热油汀”,它通过对散热片的两侧弯折并顶靠最近的散热片,使相邻的两个散热片之间形成管状散热通道。从该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来看,虽也增加了散热面积,但它管状散热通道也并不是完全封闭的;另外所增加的散热片面积是从散热片两侧弯折后形成,使得散热体的加工变得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既能提升散热效果、又利于散热体加工的带有封闭式管型散热通道的电热油汀。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带有封闭式管型散热通道的电热油汀,包括由多个散热片依次连接构成的散热体,其特征是在部分或全部散热片的至少一侧设有与对应散热片连接成一体的管型散热件,每一管型散热件的内部形成一封闭式管型散热通道。
所述管型散热件可以通过焊接或铆接与散热片连接成一体。
作为优选,可以在所述散热体的全部散热片的两侧均设有与对应散热片连接成一体的管型散热件,并且相邻管型散热件之间的间隔为1-28mm。
而所述管型散热件的形状可以多样,如可以采用圆形管、方形管或三角形管等,相应的管件的内部形成圆形、方形或三角形等散热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散热片的两侧增设管型散热件,不仅增加散热体的散热面积,并且形成的封闭式散热管道,形成主动的对流道散热,从而可以大幅提升油汀散热效果。另外,管型散热件是通过焊接或铆接等方法与油汀的散热体连接成一体,方便加工并可利用现有的散热片加工,因此可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圆形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方形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角形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结合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封闭式管型散热通道的电热油汀,包括有散热体1、加热体以及电控组件(图中只示出散热体部分)等,其中散热体1是由多个彼此平行布置的竖向的散热片11连接构成,并且各散热片11连接后形成一个可密闭的充油腔,充油腔内有可设置加热体的横向通道,而每一散热片11是由两个合在一起的单体构成。由于上述散热体1、加热体以及电控组件均为现有技术中较为成熟的技述,因此不再具体展开描述。
而本电热油汀与传统油汀的主要不同之处是在散热体1的两侧设置了众多管型散热件,具体如图中所示,管型散热件2a、2b、2c可以做成圆形管(如图1、图2所示)、方形管(如图3、图4所示)或三角形管(如图5、图6所示),当然除了图中所示外,还可以做成如椭圆形等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管件形状,而不局限于此。本实施例图中所示的散热体1,是在全部散热片1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根管型散热件,由此由每一管型散热件的内部形成一两头开口的封闭式的管型散热通道21a、21b、21c,这样各通道之间及与散热体之间保持相对独立,根据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形成主动的对流道散热,使外部空间温升加快,进而提搞了油汀的取暖效果。而为使对流效果更好,相邻管型散热件之间的间隔可以为1-28m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展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展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80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