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控车载FM发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7966.4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3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何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秋华 |
主分类号: | H04B1/03 | 分类号: | H04B1/0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56 | 代理人: | 刘大弯 |
地址: | 54611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fm 发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属于FM调频发射技术领域,涉及车载FM发射装置,特别涉 及一种线控车载FM发射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车载FM发射器连接电子设备后,只能在手机、MP3等音 乐播放器上控制音乐的上/下曲、暂停/播放、接挂电话,而无法在车载FM发射器 上直接控制电子设备的上/下曲、暂停/播放、接挂电话。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音频线带线控功能的线控车 载FM发射器,其能直接控制与其连接的电子设备在上/下曲、暂停/播放、接挂电 话。
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下面需要对照权利要求修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控车载FM发射器,包括本体和音频线,所述本体 内设置有FM信号发射电路板,所述本体的正面还设置有按键控制部分,所述按 键控制部分用于控制与所述音频线连接的电子终端的运行状态。
优选地,所述本体的正面还包括显示部分,用于显示所述线控车载FM发射 器的发射频点。
优选地,所述显示部分为LED数码管。
优选地,所述按键控制部分包括轻触开关和旋转开关,所述轻触开关用于设 置所述发射频点,所述旋转开关用于控制与所述音频线连接的电子终端的运行状 态,如音乐播放器的上/下曲、暂停/播放、手机的接挂电话
优选地,所述轻触开关包括左轻触开关和右轻触开关,所述旋转开关为多道 旋转开关。
优选地,还包括托盘圆形磁铁,所述本体的背面还设置有磁圈,所述磁圈用 于与所述托盘圆形磁铁吸合,以固定所述线控车载FM发射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线控功能的线控车载FM发射器, 将音频线连接MP3、手机等音乐播放器后线控车载FM发射器可以直接控制MP3、 手机等音乐播放器的上/下曲、暂停/播放、接挂电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线控车载FM发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线控车载FM发射器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控车载FM发射器,包括本体1 和音频线2,本体1内设置有FM信号发射电路板,本体1的正面还设置有按键 控制部分,按键控制部分用于控制与音频线2连接的电子终端的运行状态。音频 线2为3.5mm且带线控功能,线控车载FM发射器可通过音频线2直接控制手 机、MP3等音乐播放器的上/下曲、暂停/播放、接挂电话。线控车载FM发射器 由车充供电,车充由汽车点烟器供电(12~24V),线控车载FM发射器通电即开 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本体的正面还包括显示部分11,用于显示线控 车载FM发射器的发射频点。显示线控车载FM发射器的发射频点,带线控功能 的音频线插入手机、MP3等播放器后,将线控车载FM发射器的发射频点调至与 车载收音机的频点一致,车载收音机就可以播放手机里的音乐。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显示部分11为LED数码管。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按键控制部分包括轻触开关和旋转开关14,轻 触开关用于设置发射频点,旋转开关14用于控制与音频线2连接的电子终端的运 行状态。播放音乐时,旋转开关14短按为播放/暂停;来电时,旋转开关14短按 为接听,如果接听过程中需要挂断,则旋转开关14短按为挂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轻触开关包括左轻触开关12和右轻触开关13, 旋转开关14为多道旋转开关。多媒体播放音乐时,旋转开关14向左旋为上一曲, 旋转开关14向右旋为下一曲;左轻触开关12和右轻触开关13调整频率的加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线控车载FM发射器还包括托盘圆形磁铁3,本 体1的背面还设置有磁圈,磁圈用于与托盘圆形磁铁3吸合,以固定线控车载FM 发射器。
上述音频线带线控功能的线控车载FM发射器,音频线连接手机、MP3等音 乐播放器后线控车载FM发射器可以直接控制MP3、手机等音乐播放器的上/下 曲、暂停/播放、接挂电话。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 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新型的技术方案 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秋华,未经何秋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79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