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颗粒燃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7533.9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4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德兴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3/00 | 分类号: | F23K3/00;F23C7/02;F23M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栋律师事务所 11425 | 代理人: | 梁凤德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颗粒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有往燃烧室供给燃料的驱动装置的燃烧设备领域,尤其 涉及一种使用生物颗粒燃料的生物颗粒燃烧机。
背景技术
生物颗粒即为生物质燃料,由秸秆、稻草、稻壳、花生壳、玉米芯、油茶 壳、棉籽壳等以及"三剩物"经过加工产生的块状环保新能源。生物颗粒燃烧发 热量大,且燃烧时有害气体成分含量极低,排放的有害气体少,具有环保效益。 但是,生物颗粒作为燃料燃烧时,传统炉具由于填料速度问题,常造成积料太 多燃烧不充分,产生浓烟,或燃料较少火力不足的问题。为解决填料速度问题, 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人工手动添加,每次添加定量,来对燃烧机的火力进行控 制。但是人工添加需要工人长时间处于燃烧机附近,由于燃烧机自身安全问题 以及燃烧机附近高温恶劣环境,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颗粒燃烧机,使得送料精度增加,燃料可以充分 燃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生物颗粒燃烧机,包括,下料斗、下料管和搅轮装置,所述搅轮装置开设 进料口和送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下料斗的排料口位置相应,所述送料口与 所述下料管的入料口位置相应。
其中,所述搅轮装置,包括,螺旋进料杆;所述螺旋进料杆一端通过轴与 电机连接。
其中,还包括,炉胆,所述炉胆与所述下料管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炉胆由 耐火土制成。
其中,还包括,积灰室,所述积灰室与所述炉胆通过炉刺板隔断。
其中,还包括,点火器管、聚风吹风管和下进风管,所述点火器管和聚风 吹风管与炉胆连通,所述下进风管与所述积灰室连通,所述点火器管、聚风吹 风管和下进风管通过连接管相互连通。
其中,所述点火器管的炉胆内的端部设置蜂窝孔。
其中,所述炉胆分为燃烧室和下料室,所述下料室底部为内凹形,与所述 下料室连通。
其中,还包括,观察管壳体和观察管,观察管壳体安装于炉膛外围板上, 观察管插装于观察管壳体内并与炉胆连通。
其中,观察管壳体与观察管之间缝隙处填充耐火土。
其中,所述观察管安装观察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搅轮装置,使得生物颗粒燃料可依次 下落至炉内,提高送料精度,避免一次下料太多造成生物颗粒堆积,燃烧不充 分产生浓烟现象。并且机械化设备避免工人长时间处于燃烧机高温环境下,造 成身体健康受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 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搅轮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搅轮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5是观察管壳体与观察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 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 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德兴自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德兴自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75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多点补氧气化燃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锅炉用块状燃料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