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评定润滑油高温结焦性能的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7345.6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9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陈春风;刘洪亮;和玉龙;刘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孚迪斯石油化工(葫芦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30 | 分类号: | G01N33/30 |
代理公司: | 葫芦岛天开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0 | 代理人: | 魏勇 |
地址: | 125000 辽宁省葫***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评定 润滑油 高温 结焦 性能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石油化工领域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用于评价润滑油高温结焦性能的优劣。具体地说是一种评定润滑油高温结焦性能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机械设备的效率、运转速度和承受的各种应力向着更高、更快、更大发展。导致润滑油的工况条件越来越苛刻,润滑油在高温、高应力和高速的条件下会不断衰变,特别是在有氧气参与反应的条件下,油品质量会加剧变质,发生氧化、降解、聚合等一系列反应,最终的结果是生成高温不溶性油泥和结焦等杂质,为机械设备带来严重安全隐患。目前,评价润滑油高温性能的试验方法虽然很多,但均不能模拟实际工况条件,只是通过试验前后润滑油粘度变化、酸值变化和金属质量变化来对润滑油的高温氧化及腐蚀性能进行评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评定润滑油高温结焦性能的试验装置。本装置能够模拟润滑油在发动机中的实际工作状况,通过试验后油品理化性能的变化、聚集在轴承件及轴承套上结焦物的质量以及生成油泥沉积物的总重量来评价润滑油高温结焦性能的好坏,解决润滑油高温结焦性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方案是:
在试验油箱内装有加热器,在试验油箱与第一润滑油过滤器之间连接的油路上装有取油口和回油泵,在第一润滑油过滤器与支撑油箱之间连接的油路上装有油池,支撑油箱内装有支撑轴承,支撑轴承与试验轴承相互联动,在支撑油箱一侧装有电机和变频器,电机带动支承轴承和试验轴承旋转,在支撑油箱的回油管路上装有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在第一压力表与第二压力表之间的油路上装有第二润滑油过滤器,在第二压力表与试验油箱之间连接的油路上安装有加压泵。在支承轴承和试验轴承外围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
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实验装置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加载灵敏、精度高;全部由计算机自动控制,无需人员看守。其功能主要在于考核带座外球面轴承的使用寿命,及模拟轴承在负载与运转工况下的主要性能,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找出润滑油高温性能的不足,从而提高润滑油的质量和应用的可靠性。适宜作为润滑油结焦性能测试的装置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构成示意图
图中,1.试验油箱,2.加热器,3.取油口,4.回油泵,5.第一润滑油过滤器,6.油池,7.试验轴承,8.支承轴承,9.支撑油箱,10.电机,11.变频器,12.第一压力表,13.第二润滑油过滤器,14.第二压力表,15.加压泵。
具体实施方式
据图所示,在试验油箱1内装有加热器2,在试验油箱与第一润滑油过滤器5之间连接的油路上装有取油口3和回油泵4,在第一润滑油过滤器与支撑油箱9之间连接的油路上装有油池6,支撑油箱内装有支撑轴承8,支撑轴承与试验轴承7相互联动,在支撑油箱一侧装有电机10和变频器11,电机带动支承轴承和试验轴承旋转,在支撑油箱的回油管路上装有第一压力表12和第二压力表14,在第一压力表与第二压力表之间的油路上装有第二润滑油过滤器13,在第二压力表与试验油箱之间连接的油路上安装有加压泵15。
在支承轴承和试验轴承外围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
使用说明:
试验油循环,试验油循环起始于试验油箱,油箱内有三个串联的2000W的加热元件,通过微分型的温度控制器控制达到所希望的温度。然后试验油通过加压泵泵送至轴承试验器,润滑试验轴承。轴承试验器有两个排油口,其中一个排出的油是没有经过轴承而被溅出得油,另一个是经过轴承试验后收集起来的。这两路油均汇入油池,由回油泵返回试验油箱。
试验油箱:油箱材料使用12.5%铬钢制成的,箱盖垫圈材料选择聚四氟乙烯,搅拌器主轴转速为1800转/分,连接直径为2寸的三叶螺旋桨。
试验轴承:试验时需在试验轴承上施加一个垂直向下的力,试验轴承的润滑由位于正上方的喷嘴进行喷溅式润滑,喷嘴需提供稳定的油流。试验油喷嘴是一个用60#标准钻头钻孔的,喷嘴的尺寸用60#标准钻头校准。为了清洗和检查方便,试验轴承座的外环可以移动,轴承外环拆卸后,不会搅乱氧化铝填充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孚迪斯石油化工(葫芦岛)有限公司,未经孚迪斯石油化工(葫芦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73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交叉配血检测试剂条
- 下一篇:一种智慧环保型水质量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