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含煤废水电子絮凝设施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7333.3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1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伯兴;尚庆望;李勤刚;赵艳军;马猛忠;张旭;孙学艳;莫宇;林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廖世传 |
地址: | 535008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 电子 絮凝 设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工艺及设备,具体为一种含煤废水电子絮凝工 艺及设施。
背景技术
含煤废水主要来自煤场喷洒废水、输煤栈桥冲洗废水以及煤场初期雨水。
对含煤废水的传统加药凝絮+膜过滤处理系统的问题所在:
1、含煤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煤粉颗粒,颗粒粒径分布不均,存在大量细小 粒径的颗粒,密度较小,造成悬浮物不能有效自然沉淀。
2、加药絮凝要达到较好的絮凝效果必须要准确的计算加药量,加药量过 少或过多都会降低絮凝效果。
3、输煤系统冲洗水不是连续的,含煤废水中的水质指标(TSS、PH、水 量、水温等)不断变化,根据水质的变化要不断重新计算加药量,这是难以 实现的,最终造成絮凝效果差,处理后出水越来越差。
4、目前药剂市场各厂家配方比例不同,若采购的厂家不同,对投放量又 会有新的计算。
5、加药絮凝对水质要求高,投加药剂过多过少都会造成出水不合格,进 而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节 能环保的含煤废水电子絮凝设施。
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含煤废水电子絮凝设施,其技术方案包括根据 上述含煤废水电子絮凝工艺布置的煤水沉淀池、电子絮凝器、沉降反应罐、 中间清水池、多介质过滤器和回用水池,所述煤水沉淀池通过泵管连通电子 絮凝器,所述电子絮凝器通过泵管连通沉降反应罐,电子絮凝器还通过回流 管连通煤水沉淀池,所述沉降反应罐通过溢流管连通中间清水池,沉降反应 罐还通过排污管连通煤水沉淀池,所述中间清水池通过泵管连通多介质过滤 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通过管路连通回用水池,多介质过滤器内设置有反冲 洗装置并通过反冲洗管连通煤水沉淀池,所述回用水池连通用水泵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含煤废水电子絮凝设施采用的处理方法是一种先进的物理 处理法,整个过程无任何药剂加入,无二次污染,为完全的环保产品。
2、本实用新型全自动运行,无需人工维护,设备运行稳定,基本不需设 备维护。
3、本实用新型可作为一项新兴节能环保技术加以应用,项目实施后,每 年可节约运行和维护费用约100万元,对企业发展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具 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方式的平面布置图。
图号标识:1、煤水沉淀池;2、电子絮凝器;3、沉降反应罐;4、中间 清水池;5、多介质过滤器;6、回用水池;7、泵管;8、回流管;9、管路; 10、排污管;11、反冲洗管;12、用水泵管;13、溢流管;14、含煤废水排 放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含煤废水电子絮凝设施,其技术方案包括煤水沉淀池1、电 子絮凝器2、沉降反应罐3、中间清水池4、多介质过滤器5和回用水池6。
所述煤水沉淀池1、中间清水池4和回用水池6采用地坑形式,所述电 子絮凝器2和沉降反应罐3建立在煤水沉淀池1和中间清水池4之间的地面 上,所述多介质过滤器5建立在中间清水池4和回用水池6之间的地面上, 如图1、图2所示。
所述煤水沉淀池1的进水口连通含煤废水排放管14,煤水沉淀池1的出 水口通过泵管7连通电子絮凝器2的进水口,电子絮凝器2的排渣口通过回 流管8连通煤水沉淀池1,电子絮凝器2的出水口通过泵管7连通沉降反应 罐3的进水口,所述沉降反应罐3的出水口通过溢流管13连通中间清水池4 的进水口,沉降反应3的排污口通过排污管10连通煤水沉淀池1,所述中间 清水池4的出水口通过泵管7连通多介质过滤器5的进水口,所述多介质过 滤器5的出水口通过管路9连通回用水池6的进水口,多介质过滤器5内设 有反冲洗装置,多介质过滤器5的排渣口通过反冲洗管11连通煤水沉淀池1, 所述回用水池6的出水口连通用水泵管12,如图1、图2所示。
所述电子絮凝器2常规采用并联的两台,对应的所述沉降反应罐3设置 为并联的两个,与其处理量相匹配,所述多介质过滤器5设置为并联的12个, 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73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式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质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