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储热材料的真空电热器皿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7240.0 | 申请日: | 2015-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7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白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明军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8000 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储热 材料 真空 电热 器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加热技术领域,涉及真空电热器皿,具体为一种带 储热材料的真空电热器皿。
背景技术
真空电热器皿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电器设备,现有的真空电热器皿, 因真空电热器皿与外界不能很好地隔离或无法形成真空隔热结构,导致热 量在使用的过程中易损耗,在热量损耗大的情况下又无储蓄能源释放热量 来补充热损失,使得现有真空电热器皿难以实现长时间、高能效地保温。 而且真空保温技术目前发展到瓶颈状态,若需要长时间高能效的保温则难 以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一种带储热材料 的真空电热器皿,其能够很好地实现了真空电热器皿长时间、高能效地保 温。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带储热材料的真空电热器皿,其包 括容纳系统、电热系统、储能系统、支撑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带储热材 料的真空电热器皿为带储热材料的真空电热壶;容纳系统由钢煲10中的外 胆107、内胆108、第一连接片109组成,所述外胆107与内胆108在壶口 部焊接,所述外胆107与第一连接片109在壶底部焊接。
优选地,外胆107的内壁、内胆108的外壁以及第一连接片109的外 壁之间形成密闭真空腔体1023,水装在内胆108中。储能系统由储热腔体 和储热材料101组成。
其中电热系统由电源线31、铝板102、发热管103组成,所述电源线 31通电后接通发热管103,发热管103将热量传递至铝板102,通过热量传 递给内胆108中水加热。
储能系统主要由储热腔体和储热材料101组成。所述储热腔体与壶体1 的连接安装方式分为可拆装储热腔体和不可拆装储热腔体。所述可拆装储 热腔体1011位于第一连接片109的内壁和内胆108的外壁侧面之间形成侧 壁空间储热腔体,所述可拆装储热腔体1012位于第一连接片109的内壁和 内胆108的外壁侧面和外壁底部之间形成侧壁和底部空间储热腔体,所述 可拆装储热腔体1013位于铝板102外侧和内胆108的外壁底部形成铝板外 侧底部储热腔体,所述可拆装储热腔体1014位于铝板102和内胆108外壁 底部之间形成铝板上端底部空间储热腔体。
优选地,所述可拆装储热腔体1015位于铝板102下端和加热管103内 侧形成铝板下端底部空间储热腔体,所述不可拆装储热腔体1017由第一连 接片109的内壁内胆108的外壁侧面和第二连接片1016的外壁形成侧壁空 间储热腔体。
优选地,支撑系统由手柄11和电源底座3组成,所述手柄11与钢煲 10装配连接,电源底座3位于壶体1下方。
优选地,控制系统由温控器(41)和开关按钮42组成,所述开关按钮42 装在温控器41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实施方案中,通电加热器加热,传热至储热腔体 中加热储热材料至一定温度,储热材料储备了大量的能量;水烧开后,断 电进入物理真空保温状态,储热材料将其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缓解水温 的降低,从而提升保温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成本、工艺难度增加不多的条 件下,利用储热材料储存热量及释放热量的特点,在真空电热壶通电加热 储能,断电释放能量的状态下,实现保温效果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例实施整体装配外观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例实施可拆装侧壁空间储热腔体钢煲装配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例实施可拆装侧壁和底部空间储热腔体钢煲装配 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例实施可拆装铝板外侧底部空间储热腔体钢煲装 配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例实施可拆装铝板上端底部空间储热腔体钢煲装 配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例实施可拆装铝板下端底部空间储热腔体钢煲装 配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例实施不可拆装侧壁空间储热腔体钢煲装配剖视 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例实施不可拆装侧壁和底部空间储热腔体钢煲装 配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例实施不可拆装铝板外侧底部空间储热腔体钢煲 装配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例实施不可拆装铝板上端底部空间储热腔体钢煲 装配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明军,未经白明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72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