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有大焊盘的PCB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7109.4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9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林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1 | 分类号: | H05K1/1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杨炳财;屈慧丽 |
地址: | 5106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大焊盘 pcb 封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PCB封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大焊盘的PCB封装结 构。
背景技术
现在的电子产品要求体积越来越小,而功能要求越来越丰富,所以电子 器件的封装越来来小,器件的PIN距越来越小,并且大部分还带有一个较大的 焊盘。而合理的PCB设计是电子产品非常重要的部分,而器件PCB封装设计又 是PCB设计非常重要的部分。芯片PIN封装的焊盘剖面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 分:铜皮层、阻焊层和钢网层,铜皮层覆盖于PCB表面,阻焊层覆盖于铜皮层 表面,钢网层覆盖于阻焊层表面,钢网层用于芯片封装贴片时开钢网,阻焊 层用于芯片封装开窗露铜皮,铜皮层用于芯片焊接面。电子器件贴装于PCB 的整个流程包括:首先,在PCB封装上刷锡膏;然后,刷好锡膏后再将元件贴 装于封装上面;第三,元件贴装好之后进行回流焊接,器件将固定于PCB整个 过程完成。从以上流程中可以看到,刷锡膏是很重要的一步,如果它控制不 好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工作的继续,而封装钢网层的正确处理又将影响到刷锡 膏效果。
目前。针对于装PIN距小的封装有多种方法:如,PVQFN、QFN、TSSOP 等等,通常这类封装将带有一个大焊盘,而这个大焊盘的钢网层与铜皮层的 尺寸一样大小,此封装设计容易导致大焊盘的锡膏凹凸不平,将给后端带来 大量地生产问题:如虚焊、连锡,芯片不平等。目前的日常生产实践中,当 面临这些问题时,采取了很多改善措施,如:在贴片阶段修改钢网厚度、修 改改钢网开口方向以及不断更换器件等,但这些方案始终未能有效地改善锡 膏凹凸不平,而且最终消耗了大量时间、浪费了大量人力,增加了产品的成 本。
因此,研发出一种可以有效改善锡膏凹凸不平的含有大焊盘的PCB封装结 构,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有大焊盘的PCB封装结构,用 于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有效改善锡膏凹凸不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含有大焊盘的PCB封装结构,包括:铜皮 层、阻焊层和钢网层;所述钢网层的个数大于一个;所述铜皮层覆盖于PCB表 面,所述阻焊层覆盖于铜皮层表面,所述钢网层覆盖于所述阻焊层表面。
优选地,所述钢网层的个数为九个。
优选地,所述钢网层的形状为正方形钢网层。
优选地,所述正方形钢网层的边长为1.0~1.5mm。
优选地,相邻所述钢网层的间距为0.25~0.35m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含有大焊盘的PCB封装结构,包 括:铜皮层、阻焊层和钢网层;所述钢网层的个数大于一个;所述铜皮层覆盖 于PCB表面,所述阻焊层覆盖于铜皮层表面,所述钢网层覆盖于所述阻焊层表 面。通过本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锡膏均匀分布于钢网上,有效地改善锡膏 凹凸不平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 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 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含有大焊盘的PCB封装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含有大焊盘的PCB封装结构的横截面结构示 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含有大焊盘的PCB封装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 图;
其中,铜皮层1、阻焊层2和钢网层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有大焊盘的PCB封装结构,用于解决现有 技术无法有效改善锡膏凹凸不平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 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 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 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有大焊盘的PCB封装结构,用 于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有效改善锡膏凹凸不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71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