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向可后控的三轮童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7088.6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6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娣;江雪峰;陈才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来来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9/02 | 分类号: | B62K9/02;B62K21/00;B62J25/00;B62J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3153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可后控 三轮 童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童车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可后控的三轮童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儿童三轮车,一般是在前轮上设有脚踏板,驱动三轮车运动,并且通过把手控制车体转向,但儿童由于年龄小自己很难控制车身转向,在骑行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此外,大多数儿童自己骑累了就让大人推着前行,自己的脚试图放在脚踏板上,但有的儿童年龄较小,自己的脚不能轻松的放到脚踏板上,这样使儿童坐在车上的舒适性较差,此种情况下,儿童会使自己的上身向前倾试图将脚伸长够到脚踏板,由于大多数三轮童车在设计时仅在车架中间设置座椅,而在座椅周围没有设置任何部件来保证儿童安全,这样儿童很可能从座椅上跌下、摔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转向可后控的三轮童车,此三轮童车具有转向可后控、舒适性好、使用安全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转向可后控的三轮童车,其包括前轮、后轮、座椅、转向操控装置,所述转向操控装置的前端设有前轮,后端设有后轮,中间设有座椅,所述转向操控装置包括挡泥板、转向轴、卡件、连杆、连杆接头、连接板、弹簧、车架、把手、推杆、锥形盖、圆形盖,所述挡泥板上安装有可拆卸式放脚板,所述转向轴上端活动枢接于车架前端部,下端安装于挡泥板,所述卡件套接于转向轴并且卡接于挡泥板,所述连杆前端螺接于连杆接头,后端螺接于连接板,所述连杆接头套接于转向轴并且嵌置于卡件凹槽内,所述弹簧上端嵌插于车架前端的圆形凹槽内,下端挤压于连杆接头上表面,所述车架包括第一竖管、第二竖管、横管、后轮支撑管,所述第一竖管的上端套接圆形盖,所述第二竖管的上下端均套接圆形盖,所述圆形盖端侧均放置有锥形盖,所述横管上焊接有U型管,所述U型管左右侧对称设有转向接头,所述转向接头上套接环箍,所述把手下部贯穿第一竖管上方的锥形盖、圆形盖并且与转向轴的上部螺接,所述推杆活动枢接于第二竖管并且其下部贯穿第二竖管两端的锥形盖、圆形盖,所述推杆下端部焊接于连接板。
其中,所述挡泥板上设有圆柱体、凸体,所述圆柱体上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贯穿至挡泥板的背部,所述凸体上卡接可拆卸式放脚板,所述转向轴的底部设有圆台,所述圆台上设有装配孔,所述转向轴的上部设有螺纹孔,所述卡件上端部内侧设有卡件凹槽,所述卡件下表面设有与挡泥板的圆柱体相对应的螺钉柱,所述卡件侧面对称设有与挡泥板的凸体相对应的U型槽,所述连杆两端均设有螺纹,所述连杆接头上设有连杆连接孔,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连杆连接孔,所述车架的第一竖管下端内设有圆形凹槽,所述把手下部设有螺纹孔,所述锥形盖端侧对称设有螺栓孔。
其中,所述车架后部螺接后斗,所述车架中间设有座椅,所述车架的横管上焊接有U型管,所述U型管上部套接靠背,所述靠背后部螺接顶篷。
其中,所述前轮左右侧对称设有前叉、脚踏板。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向操控装置可控制整个车身的运动方向,以提高儿童骑车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将可拆卸式放脚板卡接于挡泥板的凸体上,以提高儿童坐车过程中的舒适性,通过将车架的横管上焊接U型管,U型管左右侧对称设有转向接头,转向接头上套接环箍,以保证儿童的安全。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转向可后控、舒适性好、使用安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操控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泥板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卡件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轴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车架前部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推杆;2、把手;
3、车架;4、转向轴;
5、挡泥板;6、卡件;
7、连杆接头;8、弹簧;
9、锥形盖;10、圆形盖;
11、连杆;12、连接板;
13、前轮;14、后轮;
15、可拆卸式放脚板;16、环箍;
17、转向接头;18、座椅;
19、后轮支撑管;20、第一竖管;
21、第二竖管;22、横管;
23、圆形凹槽;24、圆柱体;
25、圆形通孔;26、凸体;
27、U型槽;28、卡件凹槽;
29、圆台;30、装配孔;
31、螺钉孔;32、靠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来来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慈溪市来来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70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