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气囊可过滤血栓的主动脉插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6836.9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5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峰;梁贵友;刘达兴;袁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63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囊 过滤 血栓 主动脉 插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气囊可过滤血栓的主动脉插管,属于主动脉血管改进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体外循环是利用一系列特殊人工装置将回流静脉血引流到体外,经人工方法进行气体交换,调节温度和过滤后,输回体内动脉系统的生命支持技术。再体外循环过程中,由于人工装置取代了人体功能,因此也称心肺转流,体外循环机也称为人工心肺机。进行体外循环的目的是在实施心中直视手术时,维持全身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体外循环应用范围不断扩展,不仅在心脏、肝、肾、肺等大血管手术中获得应用,在肿瘤治疗、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的生命支持方面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技术。
比如心脏手术可引起一系列的神经系统损伤,包括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等。栓塞是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30%到50%的围术期卒中是由脑部的微小栓子引起的,这些栓子能堵塞直径大于200um的小动脉,栓子大多是在各种各样的主动脉操作过程中进入脑部的微循环。
目前,体外循环多用到主动脉插管,手术时要防止栓塞的发生,而现有的主动脉插管没有阻挡血栓进行血液的功能,所以现有的主动脉插管还是不够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操作简单,可以阻拦血液中的血栓和血凝块、保证血液正常输送的一种带气囊可过滤血栓的主动脉插管,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构成如下:一种带气囊可过滤血栓的主动脉插管,包括主动脉插管,在主动脉插管上设置气囊,所述气囊通过气管与气囊伸缩圈相连接,所述气囊伸缩圈套接在主动脉插管上,气囊伸缩圈与主动脉插管之间设置有过滤网。
所述气囊伸缩圈的直径为主动脉插管直径的2~3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的优点,而且在进行体外循环手术时,可以通过给气囊伸缩圈充气,利用过滤网拦截血液中的血栓和血凝块、保证血液正常输送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气囊伸缩圈、过滤网以及主动脉插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动脉插管,2-气囊,3-气管,4-气囊伸缩圈,5-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一种带气囊可过滤血栓的主动脉插管,包括主动脉插管1,在主动脉插管1上设置气囊2,所述气囊2通过气管3与气囊伸缩圈4相连接,所述气囊伸缩圈4套接在主动脉插管1上,气囊伸缩圈4与主动脉插管1之间设置有过滤网5。
所述气囊伸缩圈4的直径为主动脉插管1直径的2~3倍。
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主动脉插管1上安装一个气囊2,气囊2通过气管3与设置在主动脉插管1上的气囊伸缩圈4相连接,在进行体外循环手术时,按动气囊2对气囊伸缩圈4进行充气,气囊伸缩圈4充气后打开,这样气囊伸缩圈4和主动脉插管1之间设置的过滤网5张开,过滤网5可以拦截血液中的血栓和血凝块、保证血液正常输送,而主动脉插管1由于管的直径小,也能进行正常的血液输送,而大的血栓和血凝块不能流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68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置有脑电波采集的睡眠治疗仪
- 下一篇:组合式医用导管固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