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通路锥拾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6826.5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5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东辰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9/70 | 分类号: | E01F9/7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乔玉萍 |
地址: | 454950 河南省焦***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路 拾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路锥拾取设备。
背景技术
交通路锥收放设备安装在专用车上,通过液压杆驱动完成设备的伸缩、下落、抬升,只需一个驾驶员和一个操作人员就可完成路锥的收拾作业,整个收拾过程可靠、快速。设备需要安装在一个专用车上,限制了车的使用用途。设备体积过大,占用车厢空间过多,不利于其他物品的摆放。设备重量过重,需要液压缸驱动才能完成设备的伸缩、下落、抬升。设备只能实现单方向作业,在特殊路段(高速公路上),不方便车辆调头作业。
专利CN2015200136092一种收放路锥装置,公开了放置和拾取交通路锥的设备其中的拾取部分使用连杆机构加普通气缸实现路锥的90°翻转和上升,结构过于复杂,相对重量过重。增加车体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不占用车厢空间的、拾取交通路锥方便的交通路锥拾取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交通路锥拾取设备,包括固定架,固定架前方设置有把路锥朝前拨倒的路锥拨倒杆,固定架后部设有插入朝前放置的路锥空腔的导杆,导杆下方连接有控制导杆在竖直方向翻转的摆动气缸,摆动气缸四周设置有托着路锥上升的托架,托架连接有控制托架在竖直方向运动的顶升气缸,顶升气缸位于导杆的后方,固定架的上方设置有把路锥拨到车内的拨杆Ⅱ及控制拨杆Ⅱ运动的拨杆气缸,拨杆气缸与拨杆Ⅱ连接。
固定架前方、路锥拨倒杆的两侧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前方设置有前置气缸,前置气缸的下方连接有前置气缸控制的拨杆Ⅰ。
路锥拨倒杆是与交通路锥相配的V型架,路锥拨倒杆下方设置两根朝向两侧开口的触探杆。
固定架上设置有感应开关。
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与车厢连接的调节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大大减轻了设备重量。采用伸缩杆的方式,很大的节省了放置空间。设备无需固定在车上,可以通过固定结构和调节孔固定在车厢上,扩展了车的使用用途。车上装有监控设备,驾驶员可随时观察路锥回收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交通路锥拾取设备,包括固定架14,固定架14前方设置有把路锥朝前拨倒的路锥拨倒杆4,固定架14后部设有插入朝前放置的路锥空腔的导杆6,导杆6下方连接有控制导杆6在竖直方向翻转的摆动气缸7,摆动气缸7四周设置有托着路锥上升的托架8,托架8后方连接有控制托架在竖直方向运动的顶升气缸9,顶升气缸9位于导杆6的后方,固定架14的上方设置有把路锥拨到车内的拨杆Ⅱ10及控制拨杆Ⅱ运动的拨杆气缸11,拨杆气缸11与拨杆Ⅱ10连接。
固定架14前方、路锥拨倒杆4的两侧设置有伸缩杆3,伸缩杆3的前方设置有前置气缸1,前置气缸1的下方连接有前置气缸控制的拨杆Ⅰ2。
路锥拨倒杆4是与交通路锥相配的V型架,路锥拨倒杆4下方设置两根朝向两侧开口的触探杆5。
固定架14上设置有感应开关12。
固定架14的一侧设置有与车厢连接的调节孔13。
工作方式:(1)、通过固定结构将设备固定在车厢上,通过调节孔便捷的调整好离地间隙。
(2)、通过快速接头方便的连接电路、气路。
(3)车辆行驶中,驾驶员通过驾驶室内的监控系统观察路锥状况:a)如果路锥直立,车辆可正常行进,通过设备上路锥拨倒杆将路锥朝前拨到,然后再通过感应开关的感应,促发信号给摆动气缸、顶升气缸完成路锥的翻转、顶升。b)如果路锥朝前倒落,车辆可正常行进,通过感应开关的感应,促发信号给摆动气缸、顶升气缸完成路锥的翻转、顶升。c)如果路锥朝后倒落,驾驶员可通过无线操作开关,控制设备上前置气缸动作,拨杆Ⅰ先完成路锥拨正站立,然后通过设备上路锥拨倒杆将路锥朝前拨到,再通过感应开关的感应,促发信号给摆动气缸、顶升气缸完成路锥的翻转、顶升。
(4)、设备顶升路锥后,拨杆Ⅱ把路锥拨向车内,操作人员拿取路锥并将其摆置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东辰汽车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东辰汽车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68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