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3D打印笔的可压缩墨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6799.1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2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杭海波;刘尧文;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百川行远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7/00 | 分类号: | B29C67/00;B22F3/00;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打印 可压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印技术,尤其是一种3D打印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3D打印笔的可压缩墨管。
背景技术
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申请号为20142000563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3D打印笔,该专利文件中送料管是分两段的,打印笔整体结构体积大,送料管内流动速度慢,打印效率低。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3D打印笔墨管一般采用圆柱状结构,喷嘴出口处流速较慢且流速不均匀。此外,不可压缩墨管内材料利用率偏低,墨管底端材料淤积,圆柱状结构管内流动性差。打印出来的产品耗时长且均匀性差,表面质量得不到保证。这些都是一直困扰用户们的问题。
3D打印笔墨管直接成为整个设备运转的“心脏”。墨管内树脂材料的存储量、利用率和墨管易挤压性直接吸引用户们的眼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地对现有的圆柱状打印笔墨管内材料利用率偏低,墨管底端材料淤积,圆柱状结构管内流动性差。打印出来的产品耗时长且均匀性差,表面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问题,设计一种应用于3D打印笔的可压缩墨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3D打印笔的可压缩墨管,它包括管体2、喷嘴3和喷头4,喷嘴3与管体2一端的内腔相通,喷头安装在喷嘴3的出料口上,其特征是所述的管体2为可压缩管体,它的另一端连接有与打印机推进系统相接触的对可压缩管体施力的墨管末端压块1。
所述的可压缩管体呈波纹状结构,该波纹状结构不具备反弹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可压缩墨管一体式,可压缩墨管缩小打印笔内部结构空间,提高管内储存量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的可压缩性墨管的使用,从墨管结构上改变了墨管内壁与黏性树脂材料之间的摩擦,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控制墨管喷嘴的打印速度,打印出多样化产品。
3、相比于圆柱状不可压缩性墨管,喷嘴处流速稳定均匀,本实用新型的解决了圆柱状墨管的流速不均匀问题。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压缩墨管工作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压缩墨管工作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压缩墨管工作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应用于3D打印笔的可压缩墨管,它包括波纹状可压缩管体管体2、喷嘴3和喷头4,喷嘴3与管体2一端的内腔相通,管体2的另一端连接有与打印机推进系统相接触的对可压缩管体施力的墨管末端压块1,喷头4安装在喷嘴3的出料口上,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压缩墨管工作前结构,墨管2内部充满树脂材料,放入打印笔内,推进系统未工作时,墨管末端压块1未受驱动力,整体未压缩。可压缩墨管工作时的状态如图2所示,墨管2内部充满树脂材料,放入打印笔内,推进系统已经工作一段时间,墨管末端压块1受驱动力,墨管2整体压缩,内部树脂材料从置于打印笔外部喷嘴3上的喷头4处流出。可压缩墨管工作时结束时的状态如图3所示,推进系统已经工作很长时间,墨管末端压块1受驱动力,墨管2整体压缩,内部树脂材料从置于打印笔外部喷嘴3上的喷头4处流出,此时,可压缩墨管末端被完全挤压紧贴至前端喷嘴3处,可压缩墨管2内部树脂完全挤出,提高材料利用率且打印过程中喷嘴处流速可控。
本实用新型的可压缩墨管,应用于3D打印笔,在使用过程中,可压缩墨管便于挤压,无反弹性,可压缩结构墨管管内树脂材料流动性改善,喷嘴处流速均匀,不出现局部紊乱,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打印出理想的产品,同时,固化后的产品表面质量好、性能高。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百川行远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百川行远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67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特种射击训练系统
- 下一篇:长效型热管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