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体模造玻璃连续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6736.6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8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秦文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文隆 |
主分类号: | C03B19/06 | 分类号: | C03B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秋越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玻璃 连续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连续式气氛烧结技术领域,特别是针对立体模造玻璃成型的连续气氛烧结装置崭新设计,具有连续、高效率及高质量成型模造立体玻璃的功效。
背景技术
按,玻璃因为具有较高透光的特性,因此显示装置(如手机、手表等电子产品)多选其作为窗口部份的外壳。君可见手持电子产品表面通常设有玻璃壳体,以保护产品内部的显示模块。目前玻璃壳体大部分都是平板的外形,所以在电子产品的上表面会形成有接缝。再者,由于电子产品的周边必须保留一定宽度的机构部分,用以固持平板状的玻璃,因此电子产品的顶面也就无法完全被利用。因此,立体或曲面玻璃已渐渐的被运用于电子产品的玻璃壳体上。
平板式玻璃壳体较易制造,而具有立体形状的玻璃壳体制造则较为不易。目前,具有立体形状的玻璃壳体的制造通常有两种方法:第一种为:制造多片平板式玻璃单元,然后借由黏贴边缘的方式形成具有立体形状的玻璃壳体。第二种为:制造一定厚度的长方体玻璃,而后于该长方体玻璃上多次的研磨以形成具有多侧面的立体造型。然而,上述二方法均耗时耗力,生产速度非常慢。一般而言,由于玻璃素材为一平板状,如果要生产一具有造型的玻璃,较佳的作法是将平板状的玻璃素材设置于一上模件与一下模件之间,接着加热上模件、下模件以及玻璃素材,以使玻璃素材软化。当上述的玻璃素材软化时,上模件与下模件便可进行合模动作,以使上模件沿一合模方向与下模件共同塑造玻璃素材的外形,借以生产相对应的模造玻璃。中国台湾专利公告M452174号「用来制造模造玻璃之成型设备」(公告日2013年05月01日专利公告数据参照),其包含有一母型模具件、一第一公型模具件、一第二公型模具件、一支撑顶杆以及一压杆。该第一公型模具件以可开合的方式设置于该母型模具件上,该第二公型模具件设置于该母型模具件与该第一公型模具件之间。该支撑顶杆穿设于该母型模具件,该支撑顶杆用来推顶于该第二公型模具件,借以支撑该第二公型模具件与该第一公型模具件共同夹持一模造玻璃。该压杆设置于该第一公型模具件的一侧,该压杆用来下压于该第一公型模具件,以使该第一公型模具件与该第二公型模具件相对该母型模具件移动至一合模位置,借以成型该模造玻璃。然仍无法达到业界连续、快速的制造高质量模造立体玻璃的需求,为其缺失。此即为现行现有技术存有最大的缺失,此缺失乃成业界亟待克服的难题。
申请人先前提出「模造立体玻璃连续成型装置」专利申请,其主要是由炉体、内输送道、外输送道、交换系统及加压系统所构成,该内输送道设于炉体内部,并连结设于炉体二侧的交换系统,外输送道设于炉体外部,并连结炉体二侧的交换系统,前述内输送道设有滑轨,以作为载板移动的轨道,该炉体为密闭式,并导入保护气体,且依制程区分有升温区、高温成型区、缓降区及冷却区,升温区、高温成型区及缓降区内具有耐热材及视制程程序所需温度之加热组件,冷却区具有冷却装置,加压系统设于高温成型区,待成型平板玻璃置于模具成型面中,模具则置于载板上,入炉体经升温区之预热,高温成型区的高温使玻璃软化并借加压系统的加压成型,再经缓降区的降温及冷却区的冷却后送出炉体外部,再脱模而成,具有连续、高效率及高质量成型模造立体玻璃之功效,且确能达到预定设计目的,深受业者好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提供一种立体模造玻璃连续成型装置,使立体模造玻璃连续成型装置专利更臻完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模造玻璃连续成型装置,包括:炉体、内输送道、外输送道、交换系统及加压系统,该内输送道设于炉体内部,并连结设于炉体二侧的交换系统,外输送道设于炉体外部,并连结炉体二侧的交换系统,该炉体为密闭式,并导入保护气体,且依制程区分有升温高温成型区、缓降区及冷却区,升温高温成型区及缓降区内具有耐热材料,冷却区具有冷却装置,升温高温成型区、缓降区及冷却区上方设有加压系统,升温高温成型区及缓降区的各加压系统下方结合有上加热装置,各上加热装置相对的炉体下方设有下加热装置,上加热装置与下加热装置设有加热组件,并视制程程序加热上加热装置及下加热装置至所需温度,前述加热装置由热传导佳材质构成,并具有槽孔以设置加热组件,待成型平板玻璃置于模具成型面中,当模具被推入内输送道内的下加热装置上,经升温高温区时加压系统下压使上加热装置及下加热装置加热模具至设定温度,后加压系统上升,模具被推入下个下加热装置上,加压系统再下压使上加热装置及下加热装置加热模具至设定温度,使模具内的待成型玻璃分阶段,由预热而至高温,使玻璃软化并同时借加压系统的加压而成型,再经缓降区的降温及冷却区的冷却后送出炉体外部,再脱模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文隆,未经秦文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67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预制棒卧式酸洗设备
- 下一篇:减少浮法玻璃熔窑卡脖开口处硫酸盐缺陷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