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形槽圆柱形三维粒子电极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6710.1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8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于衍真;冯岩;李和平;宋亭;李靓;巩玉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 | 分类号: | C02F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圆柱形 三维 粒子 电极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以减少短路电流的、具有环形槽粒子电极填充方式的环形槽圆柱形三维粒子电极反应器。属于电催化处理与净化废水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用电化学催化氧化法处理含难生物降解和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可取的较好的效果。三维粒子电极体系相比于传统的二维粒子电极体系又具有比表面积大、传质效率高等优点,在废水处理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传统三维粒子电极反应器在主电极阳极与主电极阴极之间填充满粒子电极,由于粒子电极填充密度大而形成大量短路电流,造成电流效率降低,能耗增大。目前现有的应对措施是在传统三维粒子电极中掺杂玻璃小球等绝缘体,这种措施虽可以减少小部分短路电流,但玻璃小球等绝缘体难以在粒子电极中掺杂均匀,导致产生的氧化活性物质分布不均匀,故效果有限,而且玻璃球等绝缘体占据相当一部分空间,减少一次性水和废水的处理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传统三维粒子电极反应器存在的以上不足,提出一种可以有效减少短路电流的、具有环形槽粒子填充方式的环形槽圆柱形三维粒子电极反应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环形槽圆柱形三维粒子电极反应器为圆筒形,其内壁安装主电极阳极(1),中心安装主电极阴极(5)。在主电极阳极(1)的周围安装有包围其的外环形槽(2),在主电极阴极(5)的周围安装有包围其的内环形槽(4),在内环形槽(4)与外环形槽(2)的中间另安装有中间环形槽(3)。中间环形槽(3)与外环形槽(2)、内环形槽(4)间距分别为20-60mm。超过60mm可适当增加中间环形槽(3)。主电极阳极(1)、主电极阴极(5)与所有环形槽安装在多孔承托板(8)上。所有环形槽壁上均开有多、微孔,宽度为10-20mm。除主电极阳极(1)、主电极阴极(5)和粒子电极(9)外,环形槽圆柱形三维粒子电极反应器所有组件为有机玻璃。所有环形槽内填充粒子电极(9),其材质可为负载金属铱的活性炭粒子,主电极阳极(1)材质可为负载SbO2的钛板,主电极阴极(5)可为钛板。
附图说明
图1为环形槽圆柱形三维粒子电极反应器
图2为环形槽圆柱形三维粒子电极反应器
其中(1)为主电极阳极,(2)为外环形槽,(3)为中间环形槽,(4)为内环形槽,(5)为主电极阴极,(6)为溢流管,(7)为进水管,(8)为多孔承托板,(9)为粒子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地描述。
该环形槽圆柱形三维粒子电极反应器安装完毕后,外环形槽(2)、中间环形槽(3)、内环形槽(4)填充粒子电极(9)。废水由进水管(7)进入,经多孔承托板(8)均匀进入环形槽圆柱形三维粒子电极反应器内,与主电极阳极(1)、主电极阴极(5)和粒子电极(9)均匀接触,形成导电系统,粒子电极(9)被复极化而带正、负电荷,形成新的一极。产生的氧化活性物质与废水中的污染物均匀接触,传质面积增加,传质距离缩短,污染物去除率增大。因为外环形槽(2)、内环形槽(4)和中间环形槽(3)之间因为有一定的间隔,可有效的减少短路电流,电流利用率得以提高。经处理后的净水由溢流管(6)溢流而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67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