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管道余气排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6655.6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9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戴学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鼎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32 | 分类号: | B08B9/032;B08B7/00;B01D53/02;F16L5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缪友菊 |
地址: | 2244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管道 排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鼓风装置,特别是一种高温管道余气排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燃煤废气或燃烧重质油时产生的废气中,除了含有煤尘、硫氧化物(SOx)、氮氧 化物(NOx)以外,有时还含有金属汞(Hg0
)。近年来,对于将还原NOx的脱硝装置、及将碱吸收液作为SOx吸收剂的湿式脱 硫装置组合而处理该金属汞的方法或装置提出了各种方案。
作为处理废气中的金属汞的方法,提出了如下系统:在烟道中、在高温的脱硝装 置的上游侧,喷出雾状氨(NH3)溶液并进行还原脱硝,并且喷出雾状盐酸(HCl)溶液等氧化 助剂,在脱硝催化剂上使汞氧化(氯化),在形成水溶性的氯化汞之后,通过设置在下游 侧的湿式的脱硫装置而除去汞。作为供给HCl的方法具有如下方法:使用氯化氢(HCl)气化 器将盐酸(HCl)溶液气化,形成氯化氢(HCl)气体,在调整为包含规定浓度的HCl的混合 气体之后,使混合气体分散到烟道内,向含有汞的废气中均匀地喷雾。作为其它供给HCl 的方法具有如下的方法:在脱硝装置的上游侧的烟道内添加粉体状的氯化氨(NH4Cl),利 用废气的高温气氛温度使NH4Cl升华,并分别使HCl、氨(NH3)气化,将气化后的HCl气 体、NH3气体混合到废气中。
以上废气需要全部被收集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危害,而一般工厂的管道很长,设 备工作停止后管道中依然会残留大量的废气没有被统一收集处理,而这些残留废气则会慢 慢溢出混合在空气里,如果安装鼓风装置确实可以达到排出余气的效果,但另外安装鼓风 装置,不但增加了成本投入,而且每次的使用也会耗费电力,不够环保和节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利用高 温管道余热作为能源排出管道内残留气体的净化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温管道余气排出装置,包括固定在管道进风口处管道上的吸附装置,所述 吸附装置内从下至上依次为加热槽罐、凸起的窄口部分、单向阀部分以及出气门,所述加热 槽罐固定在管道上,加热槽罐连通注水管,所述单向阀部分内设置有用于封堵窄口部分的 滚珠,所述出气门连通膨胀气囊,所述膨胀气囊上设置有贯穿管道的散气管道,散气管道连 接膨胀气囊处具有阀门。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管道径向一周设置2-4个吸附装置,每个吸附装置 分别连接一个膨胀气囊。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单向阀部分为通孔结构,其通孔内径为滚珠的1.5 倍。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出气门与膨胀气囊之间设置有散热管道。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温管道余气排出装置,利用高温管道的余 热对加热槽罐内的水进行煮沸,利用煮沸的水蒸气储存至膨胀气囊中,待后期通过散气管 道重新注入管道内将高温管道内的污染气体全部冲出,具有能源循环利用的效果,具体具 有以下优点:
1.窄口部分配合单向阀部分,使得滚珠在加热槽罐不断注入水蒸气后去封堵窄 口部分,形成了一个单向阀的功能,只允许气体进入膨胀气囊方向流动。
2.散热管道是为了防止膨胀气囊接触高温气体过近,避免膨胀气囊损坏,给予高 温水蒸气一个降温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吸附装置,2-加热槽罐,3-窄口部分,4-单向阀部分,5-出气门,6-注水管, 7-滚珠,8-膨胀气囊,9-散气管道,10-散热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温管道余气排出装置,包括固定在管道进风口处 管道上的吸附装置1,所述吸附装置1内从下至上依次为加热槽罐2、凸起的窄口部分3、单向 阀部分4以及出气门5,所述加热槽罐2固定在管道上,用于吸收高温管道上的高温余热,加 热槽罐2连通注水管6,利用高温加热煮沸注水管6注入的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鼎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鼎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66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形机用上模机构
- 下一篇:大电机嵌线扩口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