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群异常实时监测预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6594.3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7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风雷;李翔;钟卫;黄建永;陈德圣;何法康;张乐;夏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计算机 视觉 人群 异常 实时 监测 预警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群异常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景区、广场、地铁、商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管理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中许多公共场所,如火车站、景区广场、大型商场等经常会迎来短期的人流高峰,而这些地方如果不通过合理的人流控制及预警,往往会由于互相拥挤,踩踏导致人员伤亡。
针对这种问题,人们已经开始着手寻找解决方案,如申请号为201220567374.8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人群密度监测装置,采用红外发射与接收原理,实现对区域内人员密度进行检测。
但上述解决方案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上述解决方案需要安装大量的红外传感器进行密度监测,成本较高,同时,该装置仅可实现人员密度的监测,无法实现提前预警,出现异常时,无法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处理状况,存在诸多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群异常实时监测预警系统,主要应用于人群密集、事故多发地段,实现人群密度实时监测、人群异常及突发状况实时预警。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群异常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包括系统控制单元、实时监控单元、信息处理单元、预警单元,所述系统控制单元包括PC机,所述PC机分别与所述实时监控单元、所述信息处理单元、所述预警单元连接;所述实时监控单元为监控摄像头;所述预警单元为GSM报警器;所述信息处理单元包括检测分析软件,所述检测分析软件安装于所述PC机内。
所述监控摄像头通过实时采集区域内的人员流动信息,并将该信息传递给PC机,PC机内检测分析软件对上述信息进行分析,若存在异常时,通过GSM报警器将异常信息通知附近人群和所在区域的相关部门,实现实时预警。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拥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群异常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应用于人群密集、事故多发地段,实现人群密度实时监测、人群异常及突发状况实时预警,最低限度减少人群拥挤、踩踏等事故的发生。同时,该型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群异常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可在现有普通视频监控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而实现,成本低、易于推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群异常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包括系统控制单元、实时监控单元、信息处理单元、预警单元,所述系统控制单元包括PC机,所述PC机分别与所述实时监控单元、所述信息处理单元、所述预警单元连接;所述实时监控单元为监控摄像头;所述预警单元为GSM报警器;所述信息处理单元包括检测分析软件,所述检测分析软件安装于所述PC机内。
使用前,首先对系统控制单元进行功能设置,即在PC机上,通过对检测分析软件进行预警触发阈值设定。
系统正常工作时,通过监控摄像头采集实时信息,并把该实时信息上传到PC机;通过安装于PC机内的检测分析软件对实时信息进行分析,通过与初始阈值比较,如果此时人员实时信息高于初始设定阈值,PC机控制相应区域GSM报警器工作,GSM报警器向所在区域附近人群和所在区域的相关部门报警,警告人群停止涌向事故发生地,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化,同时通知相关部门及时进行区域人员管控,防止事故发生。
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限制条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65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熔融陶瓷产品、制造方法及用途
- 下一篇:制备胺的方法